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589.6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2019年广东省财政预算报告新鲜出炉

南方农村报 2019-03-11 00:53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首设“代表通道”。1月30日上午,10位代表分3组走到麦克风前谈民生、传民意。图为省人大代表、化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坦接受记者采访。南方农村报讯“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02.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9737.33亿元,增长9.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0.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737.37亿元,完成汇总预算的110.2%,增长4.6%。预计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90亿元,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10690亿元,非税收入2100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6524.24亿元,增长5%。”

1月28日,《广东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简称《报告》)书面提请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报告》透露,2019年将安排相关支出589.6亿元支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76亿支持农业产业

《报告》显示,2019年,省级重点支出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03.16亿元,增长109.3%,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其中,安排46.37亿元支持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

为支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省财政安排农林水、自然资源及其他相关支出589.6亿元,可比增长9.2%。其中,安排25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新建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安排11.1亿元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方案,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贫困山区发展100个农业特色镇、1000个农业特色产业村。

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排101.62亿元用于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及雨污分流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等;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安排35亿元落实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安排16.2亿元加快推进韩江、榕江、练江流域间水系连通。此外,还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安排约76亿元连同其他扶持农业产业等相关资金,重点统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性扶贫。

18亿支持欠发达乡镇

《报告》指出,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今年广东省安排省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等支出2006.34亿元,增长17%。其中,安排525.36亿元,增长29.5%,支持欠发达地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缩小“一核一带一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距;安排159.89亿元用于提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水平;安排54.3亿元实现对北部生态发展区“全覆盖”;安排18亿元对欠发达地区镇(乡)进行“点对点”精准支持。

民生类支出11393亿元

《报告》显示,2019年全省预算安排民生类支出11393亿元,较上年执行数增长5.3%。全省安排889.88亿元,支持实施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

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安排教育支出607.21亿元,可比增长11.6%。其中包括建立覆盖全学阶的生均拨款制度,安排230.85亿元,在落实现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和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其中,安排120.38亿元,建立全省生均公用经费分担机制,惠及全省314万名幼儿、1340万名中小学生;安排110.47亿元,落实省属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制度,惠及95万名省属中职及高校学生。

支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安排24.56亿元落实山区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安排8.58亿元落实欠发达地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安排9亿元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提质改造;安排9亿元支持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报告》还指出,2019年预算计划提高民生保障标准近20项。教育方面,建立覆盖全省的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和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补助标准分别不低于每生每年300元、500元。社会保障方面,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503元、228元提高到554元、251元。医疗卫生方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每年490元提高到530元。生态环境方面,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效益平均补偿标准从每年每亩32元提高到36元,重点区域补偿标准达到近40元以及其他方面计划提高的民生保障标准。

新闻推荐

今年广东省预计春播面积3200.11万亩,比增23.4万亩 无人插秧机 一小时6到8亩

了解更多“春耕”信息请上南方+设定好参数,开启按钮,无人驾驶插秧机就慢慢前进,一株株水稻秧苗插进泥土里,到田埂处自动转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