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会致敬巾帼楷模 团结引领广大女职工建功立业
粤港澳女职工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现场。广东省总工会供图
据广东省总工会负责人介绍,2018年,省总工会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加强女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在开展建功立业活动、提升女职工素质、服务女职工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与港澳工会组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务实合作,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高质量发展。在这过程中,广东省女职工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她们是当代的典范和楷模。
3月5日,“巾帼追梦新时代”粤港澳女职工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在广州举行,粤港澳三地600多名女职工欢聚一堂,共庆“三八”,共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活动为11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的先进女职工个人、12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的先进女职工集体,以及10名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女职工个人、10个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的先进女职工集体颁奖,并向粤港澳三地优秀女职工代表致敬,弘扬榜样力量,共筑中国梦。
以下为部分先进个人和集体代表的优秀事迹:
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冯颖慧:
最美芳华绽放世纪工程
冯颖慧2003年入职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现任建筑与公共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她从严酷的竞争中赢得港珠澳大桥东、西两外海人工岛岛上建筑设计权,担任总建筑师及技术总负责人的职务,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史无先例的外海高度集成设施工程的重任。
冯颖慧毕业后在外资设计企业工作,两年后转投设计院,从一名普通年轻的设计人员开始锻炼。她独特、优异的创作能力很快得到院里重视和培养,迅速成为中坚力量。工作伊始就基本全面负责对港口码头起着最重要形象作用的闸口建筑设计工作。
冯颖慧十多年来多次担任大型工程项目经理,在境外业主要求标准高、设计环境复杂的前提下,她带领几十人的设计队伍,以优质的设计方案打头,缜密、高效的项目管理工作齐头并进,使困难的项目得以井井有条地推进。
冯颖慧担任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岛上建筑总建筑师及总负责人时,始终秉持高度负责的专业态度,与数十人的建筑设计团队常驻现场,展开数十项技术专题研究,最终圆满完成超过40项设计单体子项及22个专业协同的宏伟蓝图。为此,冯颖慧获得了中国交建三大工程“建设功臣”、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齐欣:
研发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齐欣是东莞中子科学中心(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技术部电源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时十余年,她带领团队完成了十余种、数百台、总投资近亿元的电源研制任务;首次自主研发成功兆瓦级谐振电源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原创性电流谐波注入解决了动态磁场的控制问题,控制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加速器电源研制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需要最前沿的电源技术。国内在加速器稳流电源技术研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上超大功率的25Hz谐振电源技术开发及研制在国内尚属首次,研制过程技术挑战众多,由于国外的技术都掌握在大公司手中,可以借鉴的技术经验非常有限,要攻克一个个技术拦路虎,只能从头摸索,反复实践。面对困难,只能迎难而上,作为电源系统负责人,齐欣带领课题组技术人员耗时4年时间,日以继夜,将几乎全部的时间泡在实验室与室外实验场地,克服北方严寒的冬季以及南方夏日烈火般的骄阳,进行了上万次的高压大电流实验研究,原创性地提出谐波补偿方法,利用25Hz全数字化谐振电源技术消除了磁铁饱和带来的困扰,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正是有着要做好中国自己的散裂中子源的强烈信念,齐欣克服了重重困难,带领课题组人员努力拼搏,研制成功兆瓦级全数字化谐振电源系统,不仅实现了技术的突破,也带出了世界一流的、能啃硬骨头的加速器电源队伍。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再知:牵头攻关多项国家林业科技项目
今年56岁的周再知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1989年被分配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以来,她一直从事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培育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研一线工作30年间,她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爱岗敬业,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拼搏与创新、忘我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以及广东省科技计划、林业科技创新项目等30余项。2017年,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珍贵树种定向培育和增值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周再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鉴定或认定科技成果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林业行业及广东省地方标准3项;参编专著8部,其中英文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英文期刊SCI论文10余篇。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5人。在全省营建各类试验示范林万亩以上。2001年,周再知被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广东省“巾帼科技创新带头人”和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特检女职工创新工作室:
研发成果为企业排除隐患近千次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特检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在陈英红总工程师的带领下,立足自主创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成员经过磨炼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职业道德风貌俱佳,为社会公共安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其多项成果得到上级部门认可。
该创新工作室承担了19项新检测技术的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先后参加15项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均获得满意结果;高效利用先进高端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工作,不断创新检测新方法,提高检测水平。三年来应用检测技术或研发成果为企业排除隐患近千次,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该创新工作室先后承担了14项国家、省部、市厅级或省院院级项目,主要承担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1项,主要负责或参与标准项目15项,获得国内外专利和软著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工作室成员负责的项目分别获得广东省直机关第四届工作技能大赛发展创意类第6名和服务创优类优秀奖。该项目实现全市特种设备网上报检和电子报告送达,为企业每年节省100万元。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等团队荣誉。工作室还设置了“爱心妈妈小屋”和“职工书屋”。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一支优秀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队伍是一支优秀而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5人,其中女教师15人,占60%。全体女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承担了教研室60%以上的教学任务,认真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佳、学生满意度高,多位女教师曾在授课中获得优秀奖与教学质量优秀奖,有女教师连续荣获历届毕业生评选的“十大最受欢迎的教师”及“师德楷模”。女教师在科研岗位上也努力进取,潜心钻研,近年来获国家级课题4项,省、市级课题22项,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SCI收录60余篇)。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指导的研究生5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女教师们利用休息日轮流为学生开放辅导日,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成立生物化学学习兴趣小组,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及创新思维的拓展;同时,她们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兼职卓越班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争先创优的良好精神风貌。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深圳边检总站文锦渡边检站二队小车分队:
担起固守国门的重任
文锦渡边检站二队小车分队民警共13人,其中女性民警占比69%。曾荣获深圳市“巾帼文明岗”、“巾帼文明岗标兵岗”、“三八红旗集体”和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其中,创岗负责人胡春琴荣立二等功,另有24人次先后立功受奖,参与创建的母婴室被省总工会评为“爱心妈妈小屋”示范点。
分队成立以来,安全查验出入境车辆80万余辆次,查获边控及非法出入境人员110余名;参与押送遣返任务16次,克服心理障碍与身患艾滋病、结核病等偷渡人员同车同行,累计行程24000多公里,曾被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关注报道,与男民警共同担起固守国门的重任,成为一道靓丽的“国门名片”。
分队成立以来,积极维护深港两地救护车交接的“生命通道”,以专业、高效和爱民之心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成功参与救助669位香港同胞生命,生动诠释了深港两地血脉相连的情谊。
分队成立以来,全体民警注册登记为深圳义工,共参与深圳市各类义工活动600余人次;去年连续三天参与清理遭超强台风“山竹”破坏的口岸周边道路3000余米;先后在河源、罗浮山为留守儿童建设阅读空间——“喜阅屋”,并获评深圳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撰文黄珣徐婧雯
新闻推荐
新潮饮食花样多 误区也多 低脂饮食不代表不能吃肉,而是不建议吃脂肪含量较高的肉,此外还应警惕一些“隐形脂肪”
图@视觉中国时下,低脂饮食、生酮饮食等众多新潮饮食方式盛行,吸引着不少人跃跃欲试。但是,你真的了解这些“时髦”的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