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充当宪法精神的传播者,“最能讲”代表近一年完成37场宪法宣讲 还原场景让听众有代入感 推动宪法精神在广东落地
肖胜方林桂炎 摄
观察
羊城晚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董柳报道:不到12个月宣讲宪法修正案37场——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履职报告中的一部分。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以来的近一年里,在粤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充当宪法精神的传播者,推动宪法精神在广东落地。肖胜方也由此成为目前广东代表团中专题宣讲宪法修正案场次最多的代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施行以来,迄今共经历五次修订,其中第五次修订是在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共通过宪法修正案21条,这也是五次宪法修订中通过修正案条数最多的一次。如何把宪法修订后的内容和精神全面、准确地传达到各行各业,亲历并见证宪法修订的全国人大代表们显然具有独特优势。
2018年4月,肖胜方为广东省司法行政系统作了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生涯里的第一场宪法宣讲。自那以后截至目前,他共完成了37场宪法宣讲,宣讲时间近100个小时,听众达到3.6万余人,听众对象主要分布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
宪法作为法律,属于严肃的上层建筑,宣讲时必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被听众接受。“法律条文相对枯燥,如果照本宣科地读,听众容易疲劳、不感兴趣。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亲眼看到习近平主席手抚宪法向全体代表庄重宣誓,所以在宣讲时就能把当时的场景一一还原,讲得生动、具体,让听众有强烈的代入感。”
不仅如此,宣讲前,肖胜方还会施展些“招数”,吊足听众的“胃口”。他往往会先抛出10个问题,比如:我国首部宪法为何直到1954年才制定而非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制定?按照惯例,应该2019年全国两会才修宪,为何会提前?“这些问题,你都知道正确的答案吗?如果不知道或者不清楚,那就认真听我的宣讲。”一下就抓住了听众的心。
同是广东代表团中的律师,全国人大代表黎霞和朱列玉也积极宣讲宪法修正案,其中黎霞还产生了“输出效应”。2018年4月,广西律师行业党委成立大会暨全区律师行业学习宣传贯彻宪法和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在南宁召开,在粤全国人大代表黎霞受邀“跨出省境”宣讲。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广东代表团中的宁凌、陈海仪、张红伟、李世平等全国人大代表,也都曾专题或在两会宣讲中“打包”宣讲宪法修正案,着力推动宪法精神走进千家万户,“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要有需要,我还会一直讲下去。”肖胜方向记者表示。
新闻推荐
仲元中学本报讯(记者简锦仪)2月25日上午,在距离2019年高考一百天之际,广东仲元中学在校内足球场隆重举行2019届高考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