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广东四小虎”雄风 南顺如何携手领跑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发展根基,深化开放抢抓湾区建设机遇
南海提出,将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南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重振南海虎威。
顺德提出要全面建设“五个新高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
南海将围绕“两高四新”产业开展大招商,着力引进龙头项目。
美的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凸显顺德企业谋求向世界进发的意愿。
2月27日,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顺德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落下帷幕。
过去一年,南海、顺德两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在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中,顺德七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首,南海连续五年位居榜单第二名。
“主动担当支撑引领佛山高质量发展、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再展虎威雄风。”这是今年初佛山市委赋予“南顺兄弟连”的新课题、新任务。
对此,此次“两会”,南海提出要着力推动“五个再造”,顺德明确要全面建设“五个新高地”,并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工作作出部署。
新的一年,“南顺兄弟连”正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共同踏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王芃琹吴欣宁赵越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
透视成绩单
城产现代化造就县域经济领头羊
为期四天的“两会”中,南海、顺德分别公布了2018年经济成绩单。透视成绩单不难发现,南顺在发展区域经济上有着诸多共同点。
围绕创新与价值创造,打造一个汇聚高端要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南海和顺德默契选择的高质量发展方法论。
作为制造强区,南海紧盯产业价值链高端,全年共引入超亿元项目166个,计划投资总额1170亿元,同比增长13%。
去年,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在南海全面建成,年整车生产能力达60万辆;日本新材料巨头东丽、全国文旅龙头企业宋城演艺更是在南海增资扩产,加码布局。此外,投资55亿元的全省四大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正式动工建设,阿里、京东等科技巨头也争相在南海布局。
这些大项目资源的共性特点,就是围绕创新链条分布,为南海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兴产业的链条布局,奠定基础。
稳坐全国百强区榜首的顺德,同样加快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着力打造一个科技顺德。
去年,博智林机器人谷、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正式启动,美的库卡实现试产,大疆项目顺利推进,佛山市军民融合产业园正式揭牌。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红利,推动顺德产业优化升级蹄疾步稳。
此外,三大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多个省级实验室与工程中心,院士等更多高层次人才进入……顺德正绽放出越来越浓厚的创新枢纽色彩。
当然,现代化的竞争并非产业的单一竞争,更是城市发展综合维度的竞争。南顺取得的成绩单之所以有含金量,还在于其在城市形态升级和城市现代化演进中取得的突破。
南海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去年累计完成投资373亿元。在重大项目完工和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提速的加持下,南海区位优势在区域交通加速互联互通中突显。
交通与空间优化也是顺德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顺德40项重点路网项目顺利推进。而投入22.9亿元、撬动55.6亿元社会资本,顺德更是启动78个园区改造和36个园区拆迁,累计整理4511亩土地,抢喝村改“头啖汤”,为高质量发展造新空间。
长期领跑百强区,背靠的是其产业经济、城市品质、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沉淀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成效。这种实力在南海、顺德长期的敢闯、敢试与实干中,正迎着新时代的要求,蝶变成更为高水平的竞争力,并注入南顺的发展血脉。
南顺竞合
“兄弟连”担当城市发展主引擎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南海、顺德每一个改革发展动向都牵动着众人的心。
上世纪80年代初,南海、顺德的先行者们不约而同选择“洗脚上田”搞贸易、开工厂、办企业,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也开创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样本,双双跻身“广东四小虎”。
四十年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已成为南海人、顺德人共同的气质标签。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大部制改革、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体制综合改革、“三块地”改革……这一系列看似生僻的名词,正是南海、顺德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探索经验的鲜活写照。
如今,南海、顺德GDP总和占全市六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近八成,已然成为佛山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两大主引擎。
同时,作为两大经济强区,南海、顺德经济社会发展常年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各类主要指标、各项工作进展常被人们习惯性地拿来进行比较。
“希望南海进一步发力,鼓励南海和顺德在市内竞争,形成合力。”2016年4月28日,在参加市人大六次会议南海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佛山市委书记鲁毅首次提出鼓励南顺内部竞争,差异化发展。
三个月后,佛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为南顺竞合明确了具体时间节点:鼓励南海与顺德的竞争要一年见成效,两年比实力,三到五年决胜负。
会上,鲁毅鼓励南海区和顺德区之间、高明区和三水区之间进行全方位竞争,鼓励禅城区努力向南海区、顺德区追赶,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这一战略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彼时,佛山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市级统筹,激发基层活力。因此,佛山着力推动各区经济差异化发展,全方位开展合作与竞争,在全市掀起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大潮,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态势。
此后,以南顺PK为代表的五区竞合,多次在全市性的重要会议上被提及。
2017年7月,鲁毅提出“南顺兄弟连”要当排头兵;去年,他鼓励南海扛起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大旗,鼓励顺德在新时代实现新一轮领跑,寄予两区沉甸甸的期盼和厚望。
就在今年2月,鲁毅再次为南海、顺德发展“点睛”:南海要重振虎威,在七大方面走在前列、先行一步;顺德要有领跑的气魄与担当,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勇当领跑者。
在佛山前进的道路上,“南顺兄弟连”的竞争与合作正在精彩上演。
稳增长促发展
打造参与湾区建设主力军
2019年新年伊始,面对“压力空前、机遇空前”的国内外形势,身处“标兵渐远、追兵日近”的发展阶段,佛山市委全会明确提出:要重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四小虎”雄风,再造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2月14日,佛山市市长朱伟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进一步明确,要牢牢扭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全力以赴稳增长。
在此背景下,南海、顺德将提出怎样的发展思路?格外引人关注。
“我们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1月21日,在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强调,要重点抓好“五个再造”,即空间格局再造、产业集群再造、生态环境再造、基层治理再造、政府服务再造。
2月19日,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我们将以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奋力在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以"顺德样板""顺德示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如果说“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顺德样板”是南顺围绕省委“1+1+9”工作部署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出的思路。那么,刚刚结束的区“两会”,则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
在稳增长方面,今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确立“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导向,努力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燎原之势。
而顺德将推动一批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向世界级进军。一方面,实施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双智”发展战略,推动机器人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另一方面,打造一批新的骨干企业“后备军”和行业“隐形冠军”,力争年内新增2家十亿级企业、10家亿元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2000家。
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南海提出要围绕“一环创新圈”、广州南站与佛山西站建设新时代创新集聚区,打造大湾区创新发展新高地。而顺德将加大与广深之间的交通对接,全力推进三龙湾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集聚湾区创新资源。
40年改革不息,70年长歌未央。站在新起点,佛山正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书写改革发展新篇章。接下来,南海、顺德如何携手领跑,再展虎威雄风,值得期待。
■关注
充分释放区域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新一年南顺镇街如何谋篇布局
在南海、顺德的发展历程中,镇街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前线。今年召开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及佛山“两会”均提到,要加快构建“强市、活区、实镇”发展新格局。这对镇街谋划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事实上,南海、顺德各镇街已着手探索。今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筑镇街产业发展新格局。在顺德“两会”中,多名镇街主官也对自身产业定位、发展提出新思考。
除了产业发展,南顺镇街也纷纷在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布局,助推佛山理顺市、区、镇关系,走出一条符合佛山实际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发展之路。
聚焦创新与效益镇街开启产业发展新格局
佛山各镇街正在开启产业发展新格局。这一趋势在南海、顺德尤为明显。
2月26日,在南海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以错位发展、产业集聚、链条协同为牵引,引导各镇街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平台建设,打造各自功能区的“引领者”。
其中,南海明确了七个镇街的产业分工与发展方向。比如,支持丹灶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安全产业,建设智能安全制造产业基地,打造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支持大沥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国际贸易示范镇,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等。
依据各自的产业定位,南海镇街也进行了深度的谋篇布局。“大沥将在贸易方面主动跟贸易协会、专业市场协会进行沟通,在原来的专业市场基础上进行提升,并对个别专业市场进行改造。”大沥镇委副书记游剑锋说。
桂城则将以产业效益的提高,巩固镇街产业功能。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表示:“我们将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出让产业用地的项目亩产税收要达100万元以上,每亩投资强度达500万元以上,推动整个产业升级再造。”
从效益和创新要素入手,推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迈进,同样是顺德镇街的策略。
“北滘要利用现有的平台承接广深科创走廊,包括香港等一些先进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溢出效应,作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新基础,”北滘镇委副书记、镇长王崇曦说,该镇将支持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碧桂园的博智林机器人谷尽快投产。
除了引入、培育新兴产业,在顺德一些镇街,传统产业也正迎来更多的蝶变机会。
“勒流有几大支柱产业,实际上产业链的提升需求很大。特别是家居五金、小家电、光电照明产业,我们通过村改拓展空间,让这些产业更加完善。”勒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谭逢显说。
以牛仔产业闻名的均安镇,则将继续充分利用众衣联平台,助力均安牛仔产业升级。按照均安镇镇长陈有环的说法,2019年众衣联平台预计实现交易流量200亿元,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部署不少于5家供应链线下服务网点,建立区域仓储式销售中心、智能共享工厂等机构,打通平台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基层治理职能做好区域公共服务配套
根据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佛山将加快构建“强市、活区、实镇”发展新格局,把镇(街)工作重心转到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
而南海、顺德多个镇街正逐步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强化社会治理职能,从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其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为南顺镇街的共同选择。
“围绕大沥的核心区发展,我们将推动城市路网建设,把东西走向的广佛新干线、广佛公路;南北走向的桂和路、佛山一环、桂澜路以及未来将通车的文华路北延线——这"两横四纵",作为大沥的重点路网来改造。”游剑锋说。
而狮山则在发挥佛山西站枢纽功能上做文章。“我们希望通过上级部门的力量,争取佛山西站发车车次、密度、方向能够再提升,尤其是希望能够直通香港。这就可以完全构建起狮山到香港的一小时生活圈。”狮山镇镇长黄伟明说。
大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霍茂昌介绍,大良作为中心城区,城市管理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跟不上顺德整体的发展需求。“所以下一步城市管理的一个重点,要加大力度推进包括整个交通管理在内的工作,比如停车的安排、交通配套完善等。”
从环境、文化等方面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同样是镇街工作的一大重点。
“城市功能配套比较薄弱是九江的一个短板,我们将通过环境、城市管理等提升,来"强中心",”南海区九江镇镇长张厚祥表示,将在医疗、文体、教育等领域投入,推进公立学校的扩容提质,为吸引人才提供更好的配套。
桂城选择“强体验”为切入点,在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方面对标一流城市最优的标准。岑灼雄强调,桂城要真正达到“大城的资源和配套、小城的宜居体验。”
北滘则聚焦高品质,继续推进共建项目。“我们还要在"软"的方面加强"阅读北滘"文化品牌的建设。”王崇曦说。
今年顺德“两会”公布了2019年十件民生实事,这也成为镇街谋划的重点。“龙江将重点谋划好中心城区的蓝图,编制里海文旅区发展规划,继续做好"爱河治水""贴心公园"等工作,”龙江镇镇长何春云说,该镇还将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新闻推荐
“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监测结果出炉 民众镇6单位榜上有名
本报民众讯(通讯员杨柳婷曾昭华)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公告,2013-2017年度五批286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