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行引领创新风气之先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 与时俱进不止步
全国首张信用卡、全国首台ATM诞生在中行,成立首个进驻琶洲新展馆的广交会支行,2009年办理广州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超过2.5万亿元,是首家突破万亿大关的省级金融机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广东中行”)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不断开拓创新,引领风气之先,书写下了一幕幕华丽篇章。
创新引领:
诞生全国首张银行卡和
首台ATM机
广东中行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以“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为全国的金融改革创新做出了诸多贡献。
1979年,中国银行以为广交会提供服务为契机,率先代办香港外资银行信用卡取现业务,信用卡由此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开放,中国境内第一张信用卡的发行条件成熟了起来。
1985年3月,珠海中行成功正式发行了我国境内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中银卡。这种卡片可以进行取现和刷卡消费,并允许一定额度内的透支,发卡范围为珠海当地居民。
当时政策不允许贷款给个人,国内也没有个人征信记录,所以当时的中银卡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普通卡需存入300元的保证金,金卡则需存入1000元。这种需要预先存入保证金的银行卡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当时拥有一张中行信用卡,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中国银行将先进的“电子货币”雏形引入中国,开启了银行卡产业的先河,改变了中国人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支付方式。此后,随着信用卡规模的扩大,逐步减少了货币投放,降低了资金循环成本,推动社会向无现金的新型支付方式转变,带动了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
1986年,广东中行乘势而上,推出全国首台自动柜员机,立即轰动了整个珠三角地区。中国银行ATM的使用,在国内金融领域属于首创,打破了存、取款必须到银行柜台办理的传统做法,并突破了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从而将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带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助力经济:
与“中国第一展”共成长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中行积极发挥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局,以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1957年4月,“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创办,并逐渐演化为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第一展”。中国银行从首届广交会开始,就为参展企业和国外客商提供外币兑换服务,在今后的61年里,中国银行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和种类,从最初的外币兑换服务扩展到个人金融、贸易金融、跨境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再到近年来为参展中小企业量身定做跨境投融资、合作、贸易交流一站式服务,中国银行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综合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获得了企业客户的一致认可。
2000年以来,广东中行通过实施进出口单证业务集中处理、大力推广贸易融资、创新推出各项贸易金融产品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外向经济的水平,密切银企合作关系。在此过程中,该行国际结算业务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国际贸易结算量在2008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市场份额多年来保持当地市场同业前列。
近年来,广东中行在“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贸区等国家战略背景下,有力助推广东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2009年,面对广东同业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中的激烈竞争,广东中行在广州、东莞和珠海三地拔得头筹,办理当地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跨境人民币政策逐步开放,广东中行紧跟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不断加强对广东市场经济特点的研究,立足广东、持续加强与海外地区的合作,累计服务超150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末,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超过2.5万亿元,市场份额位、业务总量持续保持广东市场前列,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广东地区的长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交通先行:
银团贷款模式助力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早已成为广州市民出行的首选,而中国银行自地铁一号线开始,就是广州地铁发展的参与者、同行者和见证者。多年来,中国银行从多方面有力保障了广州地铁的日常运营、建设资金,大力支持了广州市轨道交通建设。
1978年广州市委重提修建地铁的提案,经过长时间的准备,1991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翌年成立地铁指挥部办公室及组建地下铁道总公司。地铁建设初期要吸引外资、运用外国技术,而中国银行是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因此受聘为广州地铁首期工程财务顾问。
1996年,中国银行为广州地铁一号线项目发放外国政府转贷款三笔,1997年,历经千辛万苦,广州地铁高标准、高质量地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地铁一号线首段成功投入运营。1999年之后,广州地铁建设进入黄金时期,银团贷款模式应运而生。2005年,广州地铁5号线筹备动工,广东中行成为银团贷款牵头行,牵头筹组70亿元银团贷款,成功解决了5号线建设40%的资金需求。截至2018年,中国银行先后为地铁三号线、广佛线、六号线二期项目、七号线一期项目、八号线北延线工程、九号线一期项目、十四号线一期项目和二十一号线等组建银团贷款,承担贷款份额超过100亿元。
2018年,中国银行又创新与广州地铁的金融合作模式,为其办理租赁保理业务,发行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等各类债券产品,更在保函、银行承兑汇票、现金管理、理财等多个服务领域全面开花。此外,中国银行积极担当社会责任,在APM线和广佛线设置地铁银行,提供便民金融服务。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和社会正乘风破浪地向前迈进,中国银行会一直伴广州地铁发展,共同期待下一个10年、20年、40年。
互联网+公益:
新时代慈善
事业的新模式
近年来,大量具有互联网思维、基于互联网特质、依托互联网平台实施的公益组织和项目呈井喷式发展,在传播策略、动员手段、筹款筹物、组织形态等方面借助“互联网+”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公益效应和影响力。广益联募(原广州市慈善会慈善信息平台)是民政部指定的首批13家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之一。2017年9月5日广东中行作为该平台的独家系统共建方,利用自身特色金融产品服务慈善事业,助力“广益联募”平台全新上线,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慈善事业的新模式。
该平台从业务流程到页面设计,都严格按照民政部关于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相关管理要求、技术规范实施,是目前全国唯一入围民政部12家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的慈善会信息平台。
2018 年上半年,广州市慈善会对平台公开募捐板块进行全新升级改版,在在线公开募捐、个案求助、慈善义卖、活动支持、能力支持等方面实现“互联网+公益”,可为全国各地慈善组织提供注册入驻、认证审核、项目审核、项目认领、公众捐赠、信息公开等一系列服务。
除出资支持平台建设外,广东中行积极发挥客户资源优势,发动全辖积极宣传平台,为平台“筑巢引凤”,扩大知名度,已成功争揽清远、韶关、汕头三个市级慈善会合作开展互联网募捐业务,成功拓展佛山市禅城区慈善会及其下属所有街道慈善机构入驻“广益联募”平台。至2018年,平台上共有500多个募捐项目,累计参与捐赠22万人次,募集善款超3亿元。
新闻推荐
扫码关注智库看更多精彩分析日前,珠三角九市2018年经济数据和2019年经济发展目标全部出炉。南方日报南方经济智库对这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