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 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到2021年,新增高等职业教育学位12万个以上,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方案全面实施,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清远)基本建成……近日,《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提出将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破解当前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广东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扩容”为重点,着力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行动计划》提出,广东省将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着力完善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一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调整省属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省直部门所属职业院校成建制划转工作。改革中职学校管理方式,省教育厅不再直接举办中职学校。实施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组织部分省属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联合组建若干教育集团,增加高等职业学位,扩大高等职业招生规模。新设一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职院校,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能力。按照高等学校的设置程序,推动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
同时,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改革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自主招生方式,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中职学校、省级以上示范性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经学校择优推荐、高职院校考核,可实施注册入学。完善高等学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办法,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考试制度,加强专业技能考核。扩大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规模,开展“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为主”的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培养模式改革。
以“提质”为核心,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
根据《行动计划》,广东省将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推动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国家级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对接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服务区域人才需求,建设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分类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群)。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引领的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以下简称“双精准”)示范专业,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支持各市打造一批对接地方产业和骨干企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双精准”示范专业。
同时,实施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鼓励职业院校设立产业教师(导师)等流动岗位,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制定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指导意见,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专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广东省将建立健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9-2021年,省财政加大投入,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统筹、绩效优先”原则,重点支持省属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全面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联动调整机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提高到与区域普通本科高校同等标准。加强工科类专业建设,适当提高工科类专业生均综合定额拨款系数。
新闻推荐
(驻穗记者姚嘉莉通讯员粤通卡宣)“嘀”,车主周先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写着“尊敬的粤通卡用户,您名下卡号尾数为8888的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