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广东中小学教师告急:缺编10余万

茂名日报 2019-02-15 07:33

来广州打工多年的小朱,去年把孩子从湖北老家接了过来,打算让孩子在广州就近上学。但最终,她的女儿还是因为没有公办学校接收,无奈地返回湖北,再度沦为留守儿童。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新增户籍学龄儿童1000多名,但借读生学位一位难求。

民进广东省委会调研发现,学位短缺背后还有更为严峻的问题——广东已进入新一轮入学高峰期,但公办中小学教师编制严重短缺,并由此带来系列问题。在省两会期间,民进广东省委会提案建议,加大编制资源跨省统筹,向人口流出大省“借”教师指标。

2020年全省小学教师缺编8.9万

据省教育厅预测,到2020年,广东全省需新增小学学位184万个,新增初中学位56万个,按现行编制标准测算,小学教职员缺编9.7万(其中教师缺编8.9万)个,初中教职员缺编4.1万(其中教师缺编3.6万)个,仅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员缺编13.8万(其中教师缺编达12.5万)个。

越来越多的“小朱”开始意识到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都会把孩子接到广东入学,随迁子女数量越来越多。仅2017年在广东就读的外省籍小学在校生就有197.85万人,初中在校生54.88万人,高中在校生11.63万人,高达264万净流入。仅新增外省籍学生这一项,公办中小学需新增教职员7.14万个。

拥挤的城市缺老师,人口分布相对松散的农村地区也同样面临缺老师的问题。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公办农村小学、教学点12463个,平均每校(点)295.56人,按师生比及班师比相结合配备教职员,仅公办农村小学、教学点就缺编教职员5.5万个。

高考新政也会带来对师资的更多要求。新高考选课走班制改革从2018年启动,因选课人数的不确定,预计2019年全省高中教师编制缺口2万。

一边是需要的老师多了,另一边是在岗的老师少了。调研发现,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很多女教师生了二孩,产假一休就是半年,缺口更大了。记者随机采访了广州市越秀区两所小学和黄埔区一所中学,发现越秀区小学的教师缺口很大,一所缺口17名,另一所小学的教师缺口高达20名,黄埔区那所中学暂时没有缺口。广州市一所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一些老师因为高龄怀二孩需卧床休息,一般是一年。她说,生二孩的老师休个产假再除去寒暑假,又是近一年。学校无条件储备教师,因此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

外地应聘者嫌广州待遇低

因为编制有限,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临聘这个快速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师资难题。截至2017年年底,广东临聘中小学教师4.45万人,其中珠三角2.97万人,粤东粤西粤北1.48万人。民进广东省委会调研发现,由于没有省里相关文件的指引,各地采取的方法、给予的待遇均不同。编外教师缺乏稳定的职业发展前景,待遇低,难留住人才。

记者采访了解到,公招外聘只能解一时之困,而且还会面临招不到人的尴尬。广州市铁一小是一所有3000多名学生的较大型小学,校长朱德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不少学校一直是缺员单位,学校有编制指标,但是政府无法一次下足指标,就会让学校通过公招解决缺员问题。但很多学校在公招过程中并没有如愿招到老师。朱德芬向记者讲述了去年学校赴重庆招收教师的真实遭遇。2018年去重庆招老师,但几所学校设置的岗位居然是零投报,他们了解了一下,原来是应聘者嫌广州待遇低。朱德芬说,越秀多所学校都是名校,实力雄厚,在培养师资上能力很强,但这些并不能吸引外地教师报名,他们更青睐江浙地区,或者报名去了深圳。

编外教师过多有不少隐患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各地纷纷采取招聘编外教师的办法解决。民进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指出,各地根据实际需要,不得已聘请大批编外教师,存在政策依据不足的风险。无文件保障,一些编外教师在收入和职业发展上都享受不到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的待遇,势必影响教师心理,这又极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编外教师人事管理身份难以清晰界定,没有规范指导,教师劳动合同极有可能引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之间的合约纠纷。

此外,无政策指引,导致编外教师极可能成为代课教师,又会重现代课教师问题,涉及人数更多、情况更复杂,最终可能酿成危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据金羊网

新闻推荐

推动形成有效社会治理、良好社会秩序 营造广东社会治理新格局

去年9月,深圳设立全国首个行政审判中心,成为建设法治城市的一项新举措。资料图片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牢记嘱托】习近平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