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速公路里程已增至近万公里,委员建议 把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广东“窗口”
【深圳商报广州1月29日电】(特派记者 彭琰)广东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增长至近万公里,但途中的服务区却还是当年的简陋模样。省政协委员邓小华向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交《关于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创新发展的提案》,建议把高速公路服务区当作“窗口”来建。
邓小华委员说,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截至2018年底广东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002公里,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预计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网总规模将达到1.1万公里。在高速公路不断修建的同时,早期服务区的缺陷也日益凸显。截至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127对、停车区42对。服务区和停车区平均间距为49公里,密度为2.0对/百公里,其中服务区平均间距为65公里、密度为1.5对/百公里。
邓小华委员指出,广东省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间距较远,规模较小,不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设计要求,且服务区规模比其他省份规模严重偏小。省内大部分服务区定位保守,业态规划低端,大多还是停留在仅提供停车场、公共厕所、加油站、车辆维修、餐饮等基础服务功能,与地方脱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实现。
邓小华委员认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当与地方的特色资源联动发展综合利用,可以有三种做法:利用独具特色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域文化,建设有传统文化特色服务区;可考虑在如梅州、韶关、汕尾、虎门等全省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及革命老区选取适合的服务区,建设历史博物馆,打造革命教育基地;地方土特产地处偏僻不为外人所知,要搭上高速公路的便车,打造“新农业”特色服务区。
新闻推荐
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选举大会 张少康当选为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艳通讯员陆胜之)1月29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选举大会。张少康当选为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