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记者会举行,有委员提出: 建议横琴口岸逐步实现“单边验放”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孙小鹏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孙小鹏 罗阳辉 黄艳 成小珍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
建议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省政协委员、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张志华表示,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调研,超过50%的在粤港澳青年有意愿在广东创业就业。港澳青年创业环境日趋向好,但面临诸多瓶颈。
张志华建议,广东省重点建设一批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联合粤港澳三地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支持,在基地建立“一站式”港澳青年服务平台,提供创业指导、信贷支持、政策法律咨询、创业培训等全链条服务,提高港澳青年创业成功率;成立“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基金”,引入港澳专业孵化机构,为孵化培育优质港澳创业团队提供载体支撑。同时,在条件较为成熟的示范基地,分阶段谋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区”试点,设立国际创新资源聚集区、港澳式服务供给区、公共配套生活区,提供具有港澳元素的优质服务。
建议将横琴口岸打造成示范性口岸
省政协委员马志达表示,将横琴口岸打造成“智能便捷化”示范性口岸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区域合作来看,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群互联互通的战略要求;从民间交流来看,是提高通关效率、促进粤澳深度交流与融合的现实需要。
马志达建议,粤澳两方检查单位要充分协作,实现“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做到“单项检查、信息共享、结果互认”机制,客观上实现“一次排队、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最大化优化通关程序,提升通关效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实施“入境检查、出境监控”,最终实现“单边验放”。此外,在通关检验设备及仪器上加大科技成果运用,提升检验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通关效率。
关注乡村振兴
建议大量培养与农业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广东省政协委员贺惠山就表示,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城乡差距大是广东的基广东省情和突出短板。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全力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乡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贺惠山建议,要适应年轻人对于职业体面感的需要,引入最新的市场动向,与最新的产业结合,尤其是“互联网+”模式、创意农业、新型农业服务业等。同时,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让农村更美、更现代化,使其符合生态文明条件下年轻人的生活环境要求。同时,创新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大量培养与农业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使得职业的地域性界限模糊化、青年学生的选择多元化。这也需要政府进一步放开教育的自主性,赋予职业院校更多办学自主权。
新闻推荐
南方农村报:我前段时间在跟儿子嘟嘟玩耍,拉了一下他的小手,之后他就不肯继续玩了,我以为他是玩累了。可第二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