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着力”打通乡村振兴路
近日,火炬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招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火炬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通过着力加强统筹组织实施、加强社区产业改造升级、加强社区生态建设、加强社区文化精品打造、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居民主体地位、加强民生建设等“七个着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七个着力”
1 着力加强统筹组织实施
2 着力加强社区产业 改造升级
3 着力加强社区生态建设
4 着力加强社区文化 精品打造
5 着力加强党建引领
6 着力加强居民主体地位
7 着力加强民生建设
◎记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火炬区制定了哪些实施方案?
●招鸿:我们成立了火炬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先后出台了《火炬开发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和《火炬开发区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2018年6月、11月分别召开了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动员会、推进会,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加强指导督促,各区属部门、各社区、各小区迅速行动。抓好编制规划,区各有关部门正对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抓紧研究出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7项重大规划、44项重大措施和22项政策文件,重点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社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记者: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火炬区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有哪些好做法?
●招鸿:在着力加强社区产业改造升级方面,我们主要围绕出台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规范农业土地流转、发展壮大集体物业经济、完善社区集体三资监管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先后出台《火炬开发区社区集体农用土地整治和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多项惠农政策,投入设立300万元扶持基金,帮助合作社、种植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解决生产资金短缺问题。以省级广东龙业农业合作社为依托,发展“茂生香蕉”品牌种植基地,培育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广东腾骏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改并在新三板挂牌。规范农业土地流转,统一由区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流转发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家,有效治理农业种植环境和增加集体收入。
计划对集体旧厂房旧物业实施三旧改造,盘活利用集体闲置用地和物业,提速低效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和厂房、宿舍的升级改造,对无证工业厂房和集体物业甄别遴选,符合产业规划和用地规划的,由区财政扶持,实施高标准厂房改造,提高物业价值,增加集体收入。出台了《社区集体组织财务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加强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推行集体物业经营公开交易,增加物业出租收益,规范社区“三资”管理工作。
◎记者:火炬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招鸿:着力加强社区生态建设具体包括:抓好社区环境改造升级、开展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社区公共厕所建设等五项工作。
火炬区以秀美村庄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多年来持续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生态宜居社区、特色精品社区建设。迄今累计完成新社区、秀美村庄建设项目近千个,共计投入资金 5亿多元,社区小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目前全区各部门、各社区、小区已制定 “三整治”、“三清理”、“三拆除”详细工作方案,制定“时间表”和“作战图”,落实责任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整治工作。
水环境整治是本届党工委、管委会向全区人民庄严承诺的最大民生实事,我们加快整治区内30条内河涌,开展河涌水环境治理工作,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力争在2020年全面消除劣Ⅴ水体。
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工程有序开展。区属农贸市场配套公共厕所试点工程(濠头市场公厕)完工投入使用,沙边市场、江尾头市场、东利市场,后门山公园等公共厕所改造已设计完成准备动工,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
◎记者: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火炬区在打造社区文化精品和加强党建引领方面有哪些举措?
●招鸿:重点挖掘建设社区红色历史项目,将系列历史古迹一并列入乡村振兴项目规划统一考虑,等规划编制完成后将逐步实施。在加强党建引领方面,严格按照《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2018—2020年)》和市委的《工作方案》要求,以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为工作重点,通过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开展社区党组织设置专项整治、分类推进“四化”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和从严从实抓好党员管理等手段,持续提升各基层支部党建工作水平。
◎记者:如何使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加强居民主体地位、民生工程建设等,让更多人全程参与、全面享受实施产生的成果至关重要。
●招鸿:在着力加强居民主体地位方面,火炬区坚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全面实现社区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受益主体、建设主体和治理主体地位。同时,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区居民培训教育。
在着力加强民生建设方面,做到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减轻社区集体经济负担、完善社区居民救助。火炬区实施区内困难群众帮扶制度,双低家庭群众除了由民政正常发放补助之外,还由区属总公司挂钩帮扶,建立卡账,精准帮扶。另外,对于区内相对困难群众,由区红十字会提供专项救助帮扶,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减轻负担、增加收入。
文/本报记者 谭华健 通讯员 姚愉玉 韩永
图/本报记者 文智诚
新闻推荐
广东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4K产业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本报讯(记者冯海波)从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广东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切实为企业减负,为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