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这对凉山小夫妻将在南海过新年来自凉山越西县的小两口这个春节将留守南海工作,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广东新年

珠江时报 2019-01-25 11:52

■来自凉山的阿衣约哈木和田小林准备留在南海过年。

春节将至,对来自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的90后夫妻田小林和阿衣约哈木来说,这将是一个特别的新年。2018年9月,通过南海区为凉山州劳务人员和南海企业搭建的就业“桥梁”,他们来到南海打工;2019年春节,他们自愿留在南海工作,用勤劳的双手为家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在年会表演彝族歌舞

“去年9月,我们在县里报名、体检、面试,这边的公司(广东昭信平洲电子有限公司)就把我们招进去了。”田小林说,他是南海区组织企业赴凉山州越西县开展就业对接洽谈时招收的务工人员之一。

阿衣约哈木在旁边笑着听丈夫讲话,偶尔补充一两句。她身着工服,收拾得整洁朴素,但在进厂房穿塑料套鞋的时候,记者注意到,她穿的是一双浅口缀绒毛的皮鞋,难掩年轻姑娘的爱美之心。这对夫妻是同乡,结婚后生育了一男一女,由老家的父母照顾。

“前几年我们也是在外打工,东奔西走,福州、厦门都去过,除了在工厂干活,也在工地干过。”阿衣约哈木说。2018年,他们从村干部那里得知了南海对凉山的就业帮扶政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如今,4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在这边的工作、生活都步入正轨。

为了让来自凉山州的同胞感受到“家”的温暖,南海区以及凉山州政府和南海用工企业都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田小林夫妻俩提供就业岗位的广东昭信平洲电子有限公司,2018年7月开始接收凉山务工人员,从日常生活用品、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学习等方面入手,让务工人员快速熟悉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像田小林和阿衣约哈木这样的“夫妻档”,公司还特别为他们提供了“夫妻房”,为的就是让他们的心定下来,在南海好好工作。

“他们这一批工人工作踏实,心思稳定,不会一直想着往别处跑。1月18日我们公司开年会,田小林和另外一位女工还表演了彝族的歌舞,让我们开了眼界。”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戴柯生说。

“我特意把你们在年会上唱歌跳舞的视频,发给你们老家那边的宣传部门。家乡人民看到你们在这儿过得开心,也会很高兴的。”戴柯生跟几位凉山务工人员拉着家常。他开玩笑地说自己“眼光很好”,当时去越西招人,一招一个准儿,把“夫妻档”招了过来。

春节要尝尝广东早茶

在与田小林夫妻俩的交谈中,“叮咚”两声,他们的手机响起了短信提示音。“发了吗?”“发了,2500。”阿衣约哈木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的过年补贴,一人2500元。今年春节,因为加班有3倍工资和100元的补贴,我们俩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回去了,就在这里加班。”

田小林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数字很敏感。在他心里,有两组数字记得特别清晰:一是自己的工资和补贴;二是从凉山到佛山要坐多久的车。他掰着手指算起来:坐火车回家,要40多个小时;坐高铁到昆明再转车,合起来也得要30个小时。

“想着孩子大了,也带他们出来看看,到这边玩一下。往年我们都回家过春节的,今年就留下来加班,多挣点钱,让孩子过得好一点。”田小林说。

往常,他们都在家度过彝族新年;来到南海后,去年11月,公司为他们庆祝了属于他们自己民族的新年。很快,他们将要在南海度过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汉族新年了。除了挣钱养家,阿衣约哈木也有着简单而美好的生活向往。“广东的早茶很有名,我还没吃过。他说,等春节休息那几天,带我尝尝去。”阿衣约哈木指指旁边的丈夫,有些羞涩地说。

这对25岁的小夫妻,对未来没有太复杂和宏大的规划,但凭着勤劳肯干,他们一定会在南海找到“稳稳的幸福”。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

新闻推荐

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揭牌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闻坤)近日,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建设单位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在深圳举行揭牌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