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农村活力当从土地使用方面加快探索
据《南方日报》报道,1月14日,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用地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下称《通知》),出台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13条用地措施。《通知》要求,省级层面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涉农市县各级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和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建设用地。
在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各地市在编制和实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可预留不超过5%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用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等建设。
这无疑是一个风向标。农村土地政策在斟酌再三之下,终于迈出探索性的步伐。此举意义非凡,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深度解决,将起正面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宪法确立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如哲人所言,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动,城市化已然过半,但进程仍在进一步加快,既往的农村土地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现实的发展。
旨在实现广东乡村振兴的《通知》,无疑是适应了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土地流转加速,流转面积扩大;另一方面,资本与人才开始朝农村进军,类似于农家乐、家庭农场、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农业产业化农村龙头企业等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从此前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渐呈现出规模化经营趋势。
农村作为重要的消费市场,农村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的面貌,农业体验式经营、科学化趣味化的运作方式都将给传统三农问题带来新的解锁方式,释放新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预留一定的建设用地,是极有必要的。
释放农村活力,当从土地使用方面加快探索。需要注意的是,好经也怕唱歪,在城市用地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地方会不会以各种貌似变通的手段,不断改变土地用途,打破耕地红线,从而失去法理上的永久耕地,目前尚不可知。中国人的碗主要还是要装中国粮食。保持必要的警惕,是有必要的。因此,既要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制度条件,也要为百年生计守护基本红线。
新闻推荐
广东省启动运动戒毒试点工作 戒毒人员每天上1小时“运动课程”
■相关南方日报讯(记者/祁雷通讯员/陈扬帆)近日,在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第二强戒所”)操场上,戒毒人员一队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