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广东“科创12条”出台 多项政策支撑科技成果转化

东莞日报 2019-01-21 10:36

制图/苏连娇

研发中心评估优秀可获最高1000万元奖补;允许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有运营公司50%以上股份;建设面向港澳开放的散裂中子源谱仪;减轻在粤工作的港澳人才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内地工资税负……近日,省政府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科创12条”),推出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重大创新政策。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科创12条”以粤府1号文形式推出,在新形势下将成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接下来市科技局将根据“科创12条”进一步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充分发挥东莞市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关键词:人才引进

率先开启“技术移民”制度

“科创12条”提出,率先实施更优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在珠三角九市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缩短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审批期限。此外,新政明确提出,要减轻在粤工作的港澳人才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内地工资薪金所得税税负,珠三角九市可按内地与境外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科创12条”在人才引进方面这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将大大加快东莞市人才引进步伐。

“我们将加强创新科研人才团队引进和管理工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市科技局将加快推进港澳台研究生培养工作,争取来莞工作实习研究生累计总数达1500人。

事实是东莞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人才交流与引进。在加快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方面,东莞市积极辅导、推动6个创新科研团队成功入选省创新科研团队,启动实施东莞市第五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项目,省市创新团队总数达38家。

关键词: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可自主作价投资

东莞市在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错成效。新政策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

“科创12条”规定,高校独资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可将高校委托或划拨的科技成果自主作价投资。不仅如此,新政策对于科研人员也给予了极大的激励。新政规定,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激励,所持企业国有股份收益分配及退出由高校自主审批。在知识产权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成果所有权,高校、科研机构可与科研人员共同申请知识产权。

“这意味着,无论是科研单位、科研人员还是企业都可以从中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福利。”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江表示,科研单位可以利用相关的技术交易平台,加速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和推广;科研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取可观的报酬和奖励。而企业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交易平台、科研成果信息中心等渠道,获得最新科研成果的信息,和高校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升自身的创新水平。

关键词:平台建设

研发机构可自主审批下属公司最高3000万元的投资

近年来,东莞科技创新领域最显著的突破之一,就是一批重大科研平台载体的涌现,其中不乏国家和省级项目。新政在加快省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做出了诸多支持措施,这对于东莞市重大科研平台的建设、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创12条”提出,要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等来粤设立研发总部或区域研发中心,在新一代通信与网络、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领域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院,并直接认定为省新型研发机构,评估优秀的省财政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补。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在全国率先提出,对省市参与建设的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省或市可授予其自主审批下属创投公司最高3000万元的投资决策权。

“这个政策将缓解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存在国有资产投资决策权限不足的问题,大大激发了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创业孵化的积极性。”林江说。

与此同时,为了调动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积极性,新政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层以及核心骨干也提出了激励。“科创12条”提出,允许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有运营公司50%以上股份,并且“绝对控股”,由运营公司负责新型研发机构经营管理。

关键词:税收减负

鼓励地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税收反哺

新政在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支持方面,鼓励地级以上市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反哺。“这对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有着重要意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称,此前,东莞市为扶持非公经济出台了“非公经济50条”,东莞市将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加快转型、拓宽企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大力扶持非公经济发展,预计2018-2020年将为东莞市非公企业减负超过300亿元。

这次“科创12条”为激励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研发成本,再一次加大了企业税收减负力度。这其中包括: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比照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至100%,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按25%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标准给予奖补;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予以反哺,切实降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本负担。

此外,为畅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链接通道,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新政提出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制度,解决创新产品特别是首次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初期推广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带孩子“品味” 一千年前的美食

《古都“食”空大冒险》荆方著广东新世纪出版社新年伊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共同合作,于广东省立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