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高新区去年引进 157个新项目今年将从七方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以实现新突破,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新名片
自2018年9月起,千灯湖创投小镇迎来抢驻热潮,每月新增基金与基金管理机构超20家。仅2018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就新引进157个项目,新增投资规模超316亿元。刚刚过去的2018年,既是广东金融高新区创新的一年,也是变革重塑的一年。
这一年,广东金融高新区站上新时代、新起点,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一环创新圈”的战略引领下,全面整合各项优质资源,正式开启“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大幕。
围绕“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及“现代产业金融中心”发展双定位,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进驻项目达523个,总投资规模超101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超7800亿元,吸引金融白领人才数量近6万名,成为促进佛山经济和广东金融发展的重要平台支撑。
已然到来的2019年将为金融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广东金融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南海区副区长乔吉飞表示,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及“一环创新圈”建设的重大机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现新突破,力争将广东金融高新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新名片。
龙头项目示范带动新增投资超316亿元
2018年10月10日,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及工业产品分销商之一欧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欧时商务服务(佛山)有限公司进驻广东金融高新区。
2018年10月11日,广东凯捷商业数据处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凯捷”)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荣耀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办公场所正式启用。自2010年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8年间,广东凯捷已从最初的500人扩张到1000多人,成为佛山高端智力型服务外包产业的行业标杆,并获2018年“中国服务外包百强企业”称号。
欧时商务服务和广东凯捷,只是广东金融高新区集聚高品质国际项目的缩影。成立十多年,广东金融高新区从最初集聚最简单的金融后台业务,逐步向金融中端管理业务及核心研发业务转型升级,不仅带动了广东金融高新区人才升级,更给予了国内外优质项目进驻的信心。
不断进驻的高品质项目均获得良好发展,也起到了极佳的示范带动效应,一批龙头企业的下游接包方“闻风而动”。比如,广发金融中心的落户就吸引了其人力资源、软件、硬件等接包方在园区内设立团队。与此同时,园区内企业交流也不断碰撞出新“火花”,毕马威继成立共享服务中心及会计师事务所后,成立科技公司专门承接汇丰内部相关业务,从业人员已经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增加到目前的3000多人。
2018年,中央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一年来,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欧时集团(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及工业产品分销商之一)商务共享服务中心、百果园科技(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科技公司、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语音平台提供商欢聚时代的关联公司)共享服务中心、泰盈科技(中国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呼叫中心及电商后台外包企业)华南区域总部共享中心、澳门国际银行佛山支行(第一家境内异地支行)、佛山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佛山市国资金融产业链的重要平台)等157个项目,同比增幅超1.6倍,涵盖服务外包、银行、保险、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业态,新增投资的规模超316亿元。
千灯湖创投小镇新增
152
家基金与基金管理机构
作为广东金融高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创新平台,千灯湖创投小镇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重要的使命:建设一个创投机构的聚集之地,助力广东建设国际风投中心,助力佛山打造珠江西岸创投中心,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样本。
在2018年中,千灯湖创投小镇成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一个金融类的特色小镇。同时,南海区也出台了专属的产业集聚扶持措施,组建起专业运营团队,并在国家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强化基金备案登记管理的大环境下,争取到千灯湖创投小镇有限合伙企业注册审批权下放至南海区工商部门,材料齐全两个工作日内可出证,并可实现免费集群注册,缩短了与前海、横琴等地的配套服务差距。
至此,千灯湖创投小镇驶入发展快车道:自2018年9月起,每月新增20家以上基金与基金管理机构。其中,仅9月份国际知名投资机构IDG就在创投小镇注册了3支基金产品;目前已使用集群注册地址落地的机构数超过100家。
在多方带动下,2018年在千灯湖创投小镇规划范围内新增佛山市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5亿元)、佛山市通助基金投资有限公司(8亿元)、广汽集团、粤科集团等基金及基金类管理机构152家,较2017年增幅超2.7倍,新增募集资金超过124亿元,包括IDG资本、粤科集团、和聚资本、信保基金等重点项目。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千灯湖创投小镇规划范围内注册的基金类机构235家,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24.58亿元,其中涉及股权投资类机构占比超过89%。
服务实体经济效应凸显
融租机构发放融资约274亿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有一池活水,发展就有一片天地。
在制造业领域长袖善舞的南海,对金融创新有着强大的需求,也为产业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基于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以“产业金融”为实质核心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对金融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作为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金融手段,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在广东金融高新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2018年新增粤盛科融租、耀达融租等融资租赁注册机构28家,其中法人机构4家。其中,粤盛科融租(注册资本5亿元)开业半年多已储备超过20亿元规模的优质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平均10%以上的年净资产收益水平,发展成为资产达100亿元的融资租赁企业。截至2018年12月末,南海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金融租赁)机构累计71家,其中14家为法人机构,注册资本合计超54亿元,全区融资租赁机构累计发放融资金额约274亿元,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融资租赁资产余额约15.2亿元,为突破本地装备制造业及龙头企业的融资及转型升级瓶颈提供了有力渠道。
建省内首个
“区块链
+”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
区块链技术特有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赋予了其强大的可拓展性和渗透性,其正以迅猛的势头重塑金融产业业态,是当前全球参与竞逐的热点,也成为广东金融高新区重点发力的方向。
目前,通过出台极具特色的“区块链+金融科技十条”,建设运营省内首家定位“区块链+”金融科技的产业孵化中心,广东金融高新区已吸引20个金融科技项目进驻,涵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化、食品溯源等应用场景。同时,广东金融高新区还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对佛山民间金融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致力打造成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
传统金融机构加速集聚
作为目前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传统金融项目集聚,即可快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为地方增创税收,也能有效优化地方金融人才结构,为金融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依托日渐完善的国际化商务配套,2018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引进了澳门银行佛山支行以及6家保险佛山中心支公司、2家证券佛山分公司,传统金融机构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
目前,南海区共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2家,保险主体机构26家(财险16家,寿险11家),分支机构172家(财险114家,寿险58家),证券机构分公司9家。
迎接新机遇和挑战从七个方面创新实现突破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多,2019年广东金融高新区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此,乔吉飞要求,新的一年里,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及“一环创新圈”建设的重大机遇,从七个方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力争实现新突破,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的新名片。
乔吉飞提出,一是产业链招商,积极拓展其上下游及周边产业招商资源,进一步完善园区金融服务产业链要素;二是区位优势招商,充分发挥金融高新区毗邻广州南站、佛山西站等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优势,挖掘广深、港澳、桂黔等地的金融后台及产业金融项目资源;三是资源配置要素招商,主动跟踪市场投资要素集聚与资源配置方向,积极挖掘新金融、新业态;四是依托政府引导基金招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打造“基金+项目+园区”的一体化生态链,实现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五是借助收购、参股等方式招商,探索以收购、参股等方式引入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项目;六是利用创投机构招商,发挥金融高新区创投项目集聚效应,借助创投机构挖掘储备优质项目;七是利用已进驻项目招商,发挥已进驻项目的带动效应,积极链接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合作伙伴。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通讯员唐文辉林琪瑜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新闻推荐
山水册梁于渭秋山观瀑图轴高俨高俨(约1620~1690),字望公,新会(广东江门)人。明亡之后,他与陈子升、梁佩兰、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