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全力实施“七大工程”奋力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兵市

惠州日报 2017-09-08 00:15

惠州市教 育 系 统2017年中青年干部研修班。

小学生迎来新学期。

第二十二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在惠州市举行。

惠州市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暑假集中培训。

核心提示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更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惠州市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和“争先”工作,实现了“广东省教育强镇”全覆盖、“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覆盖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全覆盖,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各县(区)和乡镇的农村学校、教学点面貌一新,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全市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初步建立起了体系完整、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今年是惠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惠州市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重要一年。站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上,惠州市充分发挥已有优势,进一步巩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创建成果,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争先进、当标兵、建高地”的任务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依法治教为保障,大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从严治党,紧扣“安全、服务、质量、品牌”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制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难点问题,大力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和现代学习型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座城市的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办学质量逐步提升的奋进史。当2017年中高考成绩单亮眼于世人面前,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无不围绕惠州市丰硕的办学成果展开。

这种惊喜、褒奖、赞叹,于惠州市教育发展,已是屡见不鲜。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坚持“惠民之州首先是教育之州”的理念,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科学发展,先后实现了“广东省教育强镇”全覆盖、“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覆盖和“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全覆盖,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这些荣誉,早已将惠州市教育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涌现出诸多亮点,屡屡缔造惊喜。

就在社会各界欣喜之际,惠州市教育部门却没有在既有成绩上过多停留,而是冷静沉思,锐意进取,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惠民之州首先是教育之州”的责任使命,循着惠州市教育已展露的均衡、多元、优质等现代化特征,筹谋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

亮点纷呈

“创强争先”夯实教育现代化根基

一个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石。可以说,惠州市能获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也与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密不可分。

首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惠州市通过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模式等方式,已初步具备一个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教育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惠州市不断探索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取得显著实效。如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升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待遇水平;教育服务大厅(或者服务室)全覆盖,为师生家长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以创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教师巡教制度,保障农村学校教学点开足开齐课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服务企业工厂和经济转型等。

此外,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惠州市公共教育均等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得以均衡发展。如优质高中学位直分初中学校;实施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招收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构建“全覆盖、零拒绝”服务体系,保障每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免费营养午餐;帮扶困难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等。

正所谓,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尤为难得的是,惠州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发展重心从倚重硬件向注重品质转变;教育导向从功利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方式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变;教育对象从户籍为界、属地管理向全域覆盖、深度融合转变;教育体系从单一化向系统化转变;教育视野从本国教育向国际教育转变。

而这些,无不推动着惠州市教育继续向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

高歌猛进

实施“七大工程”努力“争先进、当标兵”

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更是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方式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站在“十三五”的高起点上,对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比先进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对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惠州市立足现实,正视不足,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惠民之州首先是教育之州”,以建设南方教育高地重要节点为使命,以国内外教育先进地区为标杆,以教育优质均衡为取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方面有了更高要求。

通过实施“创强争先”巩固提高工程,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实施结构优化升级工程,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实施优质均衡发展工程,整体提升教育品质;实施人才强教工程,促进队伍专业化发展;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实施体制创新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国际化建设工程,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等“七大工程”,不断提高惠州市教育现代化水平。

力争到2020年,学前教育规范化、普惠性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珠三角平均水平以上;高等教育规模和院校数量进一步扩大,办学层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更加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具有区域特色、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学习型城市基本建成,各县(区)成功创建省教育现代化标兵县(区),成功创建省教育现代化标兵市;教育发展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基本适应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强师工程”铸就教育现代化精神内涵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教师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近年来,惠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以“教育惠民”为宗旨,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强师工程”作为加强教师队伍的核心工程,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劲的师资保障。

顶层设计

完善政策体系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惠民之州首先是教育之州。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性的基础工程优先发展,并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为契机,以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打造优秀领军人才,建立“市-县-学校”三级人才库,建立制度,出台政策,建立长效保障体制与发展平台,落实保障经费,全力推进强师工程。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南粤教育高地,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市教育局经过精心调研,成立推进实施“强师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制订并实施《惠州市推进“强师工程”实施方案》、《惠州市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惠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惠州市教师继续教育五年工作规划》、《惠州市教师高层次学历提升奖励的管理办法》等措施。推动实施教师师德和诚信体系建设工程、中小学教师素质强化工程、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工程等五大工程。计划到2018年,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达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初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20年,广大教师普遍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行、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一支适应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优化结构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打造惠州名师队伍

为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惠州市自2012年开始,就制定实施了《惠州市试行农村学校教师“县(镇)管校用”制度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6月制定实施《惠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2012年以来,全市共选派近万名校长教师进行交流轮岗。

与此同时,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惠州市还通过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奖励提升教师学历,落实帮扶政策,建立教师定期服务农村教育制度等创新举措,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均衡化、专业化。

其中,在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方面,要求中小学校招聘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招聘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学历教师。通过一系列学历提升奖励办法的实施,2012年以来,全市已有6000余名教师参加各层次的学历提升。惠州市已深入落实省的“三支一扶”和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惠城区惠阳区龙门县、仲恺高新区等县(区)已实行新招聘教师定期服务农村教育制度。

而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惠州市还合理规范使用省、市专项资金,全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如推进实施省级培训培养项目,加大市、县(区)、校本三级培训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中,惠州市还特别注意根据当今世界“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条件下对人才与教育的形势要求,强调培养对象注意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等四个方面着力提升自己。

“除此之外,惠州市还以教育家培养工程为抓手,打造优秀领军人才,如落

实国家、省人才培养工程计划;建立"市-县-学校"三级人才库及三级培训、互动、考核、激励等发展机制等。”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领军人才范式的辐射引领,带动500名乃至更多的市级学科带头人的提升,再通过500学科带头人的大力推动,促进5000名乃至更多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该负责人的介绍,记者也深有体会。8月21日,作为进一步加快教育系统中青年人才成长,更新中青年干部的管理理念,提升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修养和管理能策划举办的一个重要培训项目,市教育局党组在惠州学院组织开展了“惠州市教育系统2017年中青年干部研修班”。通过为期五天的集中研修,参训人员在专题集中研修学习、实践学习、互相交流和成果提升总结、展示中,深化了对法治观念、政策水平,以及管理能力方面的思考,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长效机制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锻造“学生引路人”

古槐基、朱小娟、林小敏等三位老师被评为 “中国好人”、“广东好人”;邓梦冰老师被评为“广东省师德标兵”;李志毅老师被评为“惠州市道德模范”;43名教师被评为“惠州好人”……一个个闪亮名字,因崇高师德,广为社会熟知。

事实上,在惠州市像这样的 “师德明星”不在少数。追根溯源,教师们能获此荣誉,要得益于惠州市教育局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铸师魂、扬正气、促规范。并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了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锻造出了一支崇高品质的教师队伍。

如加强师德教育,弘扬师德风尚,提升师德水平,制定实施每年的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和“中国梦·园丁美”主题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开展“惠师行”送温暖活动、教育义工团活动、点赞“身边最美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师德征文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学习师德规范,发扬优良教风”活动、学习宣传报道师德楷模先进事迹活动等。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及微博、微信等平台,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师德规范,强化教师师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大力宣传、弘扬高尚师德,不断激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广大教师自觉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同时,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规范教师育人行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制订实行《惠州市中小学校长(岗位职责)“八条规定”(试行)》、《惠州市中小学教职员 “八条禁令”(试行)》等制度,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进一步加强教师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师德承诺制度,克服教师功利浮躁思想,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保障护航

提升教师福利待遇让教师安教乐教

惠州市将提高教师待遇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项改革措施,进一步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让广大教师献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而无后顾之忧。

自2008年开始,惠州市便全力提高公办和民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建立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如率先实施教师工资水平待遇“两持平一鼓励”和落实“两相当”政策;率先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率先实施“惠州市困难教师医疗救助金”制度;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教职员与当地公务员同等待遇的免费体检措施;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

其中在率先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方面,从2013年开始,市财政每年给予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等3个山区县共2000万元的专项定额补助资金。2017年7月,惠州市有关县(区)按照省的新要求,修订了新的教师生活补助方案,并按新标准将生活补助发放到位,全市共有17279名教师享受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月人均津贴高于900元(其中惠城区月人均津贴为1049元)。同时,建立生活补助增长机制,2018年补助标准将提高至月人均1000元。目前,惠州市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同一县域内的城镇教师,农村教师队伍比较稳定,有些县区还出现了部分城镇教师主动申请到农村学校任教的现象。

而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惠州市还特别隆重表彰优秀教育人才和尊师重教先进单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每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隆重表彰惠州市“明星校长”、“优秀校长”、“首席教师”、“优秀教师”、“优秀乡村幼儿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标兵”、“教坛新秀”、“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0多名优秀教育人才和20多个 “惠州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在全市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2016年,惠州市新增110名评优指标,全部分给乡镇农村教师,扩大评先评优向农村教师倾斜范围。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通讯员袁蕴华

新闻推荐

专家宣讲政策助力建筑工程安全施工

本报讯(记者魏怡兰)日前,由仲恺区住建局主办、区建协承办的仲恺高新区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落实五方主体责任政策宣讲会在控股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