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明清遗址述说南昆一纸风光 三寨谷造纸遗址是省内已知惟一保存较好、整体布局较清晰的明清造纸作坊,将申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惠州日报 2016-08-22 16:26

三寨谷明清造纸遗址上,散落有当年造纸用的石基座等。

▲当年打竹绒的石碓嘴。

▲水碓遗址。

日前,龙门县档案局公众号《南昆纸曾一纸风光(龙门造纸历史探究)》一文,引起了人们对龙门县南昆山古代造纸业的好奇。记者随即来到龙门县永汉镇三坑村,探寻三寨谷明清造纸遗址,看看龙门曾经辉煌的那段造纸历史。

遗址现场

山坡上留有不少石墙石坝

这个明清造纸遗址在龙门县三坑村的三寨谷,一块写有“明清造纸遗址考古现场”的指示牌,把记者引到了这个造纸遗址。一个长满树木、灌木的山坡地已被围蔽,石墙石坝以及地上布满青苔的石块,几根散落的花岗岩石条,在小山坡中尤其引人注目。

据了解,2014年7月~9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和市文物专家,来到这个明清造纸遗址进行勘探,作为景区工作人员之一,赵女士多次陪同进入现场。她告诉记者,前来考古的专家说过,这些花岗岩石条就是原来造纸用的工具之一,是用来打竹浆的。石墙下方,有一条水沟的痕迹,当时打竹浆时,是靠水车带动石碓来打,溪水从水车上方流下,带动水车不停转动,又从水车下方的水沟流到了下游。

山坡地有3面石墙,这意味着这里原来架设有最少3架造纸用的水车。每一个架设水车的地方,旁边都有一处用石块垒砌的方形,这是造纸工作房的遗址。南昆山的竹子就是现成的造纸原料。当年,溪水从山中一条大水渠引了过来,一部分溪水被小水渠引到水车上方流下,通过水力来驱动水车,村民巧妙利用了山涧溪水的落差作动力自动舂捣,带动水车运作碓竹绒。多余的溪水又顺着另外一条水渠,与从水车下方流下的溪水汇合,流入下游。溪水不停流,水车不停转,峡谷中整日整夜响彻“通通通”的舂捣声,就像是山里跳动的脉搏。

古籍记载

清咸丰《龙门县志》显示,蓝瀵纸名列货品首位

如今在南昆山,再难听到造纸的旧闻。三寨谷明清造纸遗址的发现,掀开了南昆山的前尘往事。满山的翠竹、丰富的水资源,是南昆山的无价宝物。历史烟云中,两者的结合造就南昆山曾经辉煌的造纸事业。

记者从龙门县档案局公众号了解到,南昆山旧名蓝瀵(音“奋”)山,其所产的竹纸,称为“蓝瀵纸”。其中,“蓝”指制造蓝靛染料的蓝草,“瀵”,意为水由地下喷出漫溢。南昆山的故名揭示了这座山的信息:水资源丰富、盛产蓝草。清代初期,南昆山盛产竹子,竹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之一。再加上南昆山丰富的水资源,南昆山造纸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此造纸兴起,蓝瀵纸盛行数百年。

当年蓝瀵纸有多火?清咸丰《龙门县志》记载:“蓝瀵纸,出蓝瀵山。造纸之竹曰纸竹,其法先斩竹投地窖中,渍以灰水,久之乃出。而椎练渍久,则纸洁而细,速则粗而渗。近岁出纸,多于从化流溪运赴省城、佛山、石龙者不绝。”在其物产篇的“货品”显示,蓝瀵纸名列首位。

清代南昆人多以造纸为业,解放前南昆纸是龙门支柱产业之一

最初在南昆山开坊造纸的是什么人,难以考察。只是从目前能查阅到的最早有关记录南昆山造纸的记录,是清代康熙年间《龙门县志》上的记载。

据说南昆山造纸的兴起与福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资料说,最初在南昆山开坊造纸的人是原籍福建、清乾隆年间迁居南昆山的严春霖。“以其地宜竹,回闽携取苗竹归,教土人种之,竹渐繁植,设万兴纸厂于火烧谷,开槽造纸,自是南昆及铁岗、沙迳等处,咸食其利。今呼苗竹为闽竹,示不忘也。”同时,在明代,福建竹纸制造业在国内也占据重要地位,《天工开物》的作者、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曾说:“凡造竹纸,闽省独专其盛”。

另根据清咸丰 《龙门县志》记载,清道光、咸丰年间,南昆山“居民多采竹造纸为业”。光绪《广州府志》记载,南昆山山民“男女终岁营营,取给篁箐,绝无外务”,除造纸,几乎没有别的谋生手段。而南昆山东北麓、铁岗芒芒髻山之北,“居民多造纸为业,石陂头、黄沙水、马留桥、槽碓冚、水眼塘各处,俱有纸篷,其货最广。”

解放前,南昆山造纸业依然繁荣。收录于1936年的《龙门县志》的中山大学报告称,“南昆遍山皆竹,人皆以制纸为业,最盛时纸厂百余家,今则仅存数十家”。当时,随着“蓝瀵山”改名为“南昆山”,蓝瀵纸也改称为“南昆纸”,每年出口约20万元,可谓龙门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方机器造纸术的普及,传统竹纸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开始萎缩。上世纪50年代,整个南昆山地区的纸厂只剩下24家,最终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淡出历史舞台,惟剩湮没于荒草林木间的遗迹。

考古发现

开荒时发现遗址,因此改变开发计划

第一个发现三寨谷古代造纸遗址的人是今年50岁的陈焕葵,他是三坑村村民。

“2004年,三寨谷开始搞开发,开荒的时候发现这块地有一些石砌的断墙,还有人居住过的痕迹。”陈焕葵说,当时他感觉很奇怪,就去问村里的老人。老人们告诉他,这里以前是造纸的地方。这些老人都没有亲自造过纸,但他们年轻时都在南昆山挑过纸。“我妈那时还在,当时已经80多岁了。她告诉我,以前南昆山有造纸的传统,在没修公路前,都是靠人力挑纸出去卖。”虽然当时本地已没有造纸作坊了,但三坑村还种有用来造纸用的树胶树,以及保留当年的石灰窑。

当时,陈焕葵还在遗址挖出了一个青花瓷杯(残缺),上面印有“大明嘉靖年制”。他感觉这块地方应该有历史价值,不仅这块地方要停止开发,还请龙门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过来勘察。工作人员勘察之后,认定这是一个古代造纸遗址。“随后,我们就改了三寨谷的规划。遗址所在地因为比较平坦,我们本计划用来建大楼,后来就决定不在这建设开发了,保留遗址。”2005年,三寨谷明清造纸遗址被列为龙门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距离初次发现明清造纸遗址已11年。这年7月~9月,三寨谷明清造纸遗址再次热闹起来。“来自省、市的10多位文物专家教授来这里考古勘察。”陈焕葵说,“他们在这里考古勘探了两个多月。”

考古专家们在勘探时,陈焕葵有空也会过来转转。“当时专家们发掘了不少生活生产用品和碎片。”陈焕葵记得,当时专家们发掘出了瓷器、酒壶、煲水用的水壶,还有墨砚、秤码等等。“秤码是用石头做的。”陈焕葵说,10年前他们初次开荒时也挖出一些生活用品,后来都交给了文物部门保管。“当时专家们说,这可能是广东省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个利用水利技术造纸、保留这么大规模的古代造纸遗址。”2015年2月,三寨谷明清造纸遗址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有何研究价值?

对古代水利科学和环境科学利用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龙门县博物馆馆长钟雪伟介绍,2014年三寨谷受洪水侵袭,省市县三级文物部门多次到现场考察;2015年7月至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进行考古勘探。挖掘出的造纸工生活用品碎片中,有一些明末清初的陶片,还挖掘有砚台等物,估计是当时记账用的。钟雪伟说,用竹子造纸要有腌池,要有水车带动石碓来制作竹绒,还有抄纸车间和焙纸用的焙墙。所以,这个造纸遗址占地面积很大,遗址分为3个功能区域:堰塘及渡槽区、引水区、作坊及居住区。初步估计有12000平方米。在3个功能区范围内发现的遗址包括:房址2座、碓房3间、架槽遗址1组、水栅遗址一座、引水渠2条、灰沙小路1条、灰坑3座。

据了解,广东省文物局曾组织召开了龙门县三寨谷古代造纸遗址专家现场论证会,认为三寨谷古代造纸遗址是广东省目前已知惟一保存较好、整体布局较清晰的明清时期造纸作坊遗址,其建造水平、平面布局、结构手法与科技运用颇具特色,为研究明清时期南方先进的造纸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探讨我国造纸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古代水利科学和环境科学利用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目前,造纸遗址已被围蔽保护起来,准备申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是怎样手工造纸的?

青青翠竹变成纸,素有“72道工序”之说

据了解,南昆山的造纸,使用的都是南昆山产的嫩竹。村民在清明前后砍下嫩竹,用刀砍成1米多长的小段,将竹皮削去,放进腌池里用石灰水浸渍。竹片逐层平铺,一层竹片夹置一层石灰,需浸渍两个月。腌制过的竹料要先用淡水泡10天,然后再分层放回料塘内。这时腌池面上要覆盖茅草,压上大石头,然后往池里灌满清水,对竹料进一步浸洗和发酵,这一过程俗称“漂水”,通常又需要两个月。经过130天左右的腌料和漂水,竹料开始腐烂,备料完成。之后就是用水流带动水车用石碓制竹绒。

竹绒制好后开始抄纸。造纸工人根据所要纸张的大小,以竹条编成纸帘,再配上木制帘床,然后持帘入槽捞纸,先是将水滤入槽中,继而将捞有湿纸的纸帘提起,翻过来,使湿纸落于木板之上。如此一层层湿纸整齐叠起,压去水分过夜,让水分尽量流干。次日,焙纸工再将这些半干半湿的纸逐张揭起,用毛刷摊放在焙墙上烘干。

造纸工序极为繁琐,素有“72道工序”之说,几乎全凭手工。让青青翠竹变成纸,然后再变成钱,那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方莲花 统筹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鲜柚上市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更多内容请关注惠民声公众号。中秋临近,柚子也上市了。在大街小巷的水果店,随处可见柚子身影。中秋吃柚子正当时,柚子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