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广东新闻> 正文

花甲“董奶奶”助老扶幼不停歇 董筱兰获评2016年第二季度“广东好人”

惠州日报 2016-08-30 16:11

董筱兰。 本报记者龚 妍 摄

2016年第二季度 “广东好人”名单日前公布,惠州市董筱兰获评。惠州市微笑爱心扶老助学会会长董筱兰听到这一消息时说了两个字:感恩。

“我快60岁了,还有人需要我,我觉得是好事。”董筱兰说。从事志愿服务11年,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超过1.5万小时,董筱兰付出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她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一个为志愿服务共同努力的团队,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临终关怀服务600余绝症病人

2004年,董筱兰从湖南来到惠州,最初因为经常和一些老年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组织了演出队,以志愿表演形式将欢乐带给更多的人。随着队伍人数的增加,她在2006年牵头组建惠州市老年志愿服务队。

“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很多志愿者,我就想着创立一个组织,让更多人做这件事。”董筱兰说。2010年4月,惠州市微笑爱心扶老助学会成立。在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服务过程中,很多病人在她的宽慰中坦然面对死亡。6年来,惠州市微笑爱心扶老助学会为600多名身患绝症的病人提供临终关怀志愿服务。

国学德育班让6000人次受益

在老人家跟前,她是贴心的女儿;在孙辈等人面前,她又是可爱可敬的奶奶。除了敬老慰老,董筱兰还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少儿德育方面。董筱兰2012年开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开办纯公益性少儿国学德育班,带领3-13岁的少年儿童利用周末、寒暑假期学习《道德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以培养他们的孝心、恭敬心、责任心和利他心。

在国学德育班,董筱兰就像一位大家长,志愿者和孩子们都亲切称呼她为“董奶奶”。董奶奶除了提供一个大家庭一样的学习、交流平台,还尽力帮助每一个家庭解决问题。孩子近来不听话,找董奶奶;夫妻俩打不开心结,会自动自觉地去接受董奶奶 “训话”;大到谁家遭遇不幸,夫妻不和、老人临终、孩子生病,小到爸爸戒烟、孩子戒网瘾,大家遭遇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董奶奶。她都是尽心尽力,把每个家庭的问题当成自家的事情去处理。截至目前,国学德育班的受益者超过6000人次,提供过服务的志愿者多达1030人次,近10个濒临离婚的家庭重归和睦。

陈志源和孩子一起参加了国学德育班。他告诉记者,孩子上完国学班后,变得更加懂事,更加有礼貌。他也学会了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用感恩的心看待身边人和事。

“董奶奶,我以后有钱了,第一件事是要帮你建个学校……”“董奶奶,您太辛苦了,我也要跟您一起做志愿服务。”一声声“董奶奶”,一句句贴心话,一个个家庭的改变,让董筱兰感到无比欣慰。

“我跟志愿者说,别人请求帮助,你们只能说Yes,不能说No。”董筱兰说。有人给你打一个求助电话,能够拨出这个电话要有很大的勇气。在接到别人求助时,她能协助解决的就尽力帮忙。

这些年来,每年的元旦、春节、中秋、冬至等节假日,她几乎都是和团队志愿者一起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度过。在董筱兰的带动下,女儿女婿、儿子儿媳都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年仅4岁的孙女也常常和志愿者一起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本报记者龚妍

新闻推荐

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闭幕 大会期间,4位诺奖得主出席大会并做客“诺贝尔讲堂”;10余位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和众多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参会并作大会报告

本报讯(记者田铁流)智慧的交流,学术的盛宴。备受关注的世界中医药界顶级学术会议———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