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金银花药食同源治未病
金银花。
文:张晓敏
五月的初夏,万物繁茂,花褪残红,绽满枝头的金银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二宝花、金银藤、鸳鸯藤,属忍冬科多年生常绿缠绕藤本植物。因其秋天老叶枯落,但叶间又簇生新叶,且在冬天不会凋零,故名为“忍冬”。又因其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犹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又名“鸳鸯藤”。
当然,名气最大和认可程度最高的,还是金银花。每当春、夏两季,忍冬花开不绝,花初开时是银白色,1—2天后逐渐变成金黄色,黄白相映,似金如银,“金银花”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此外,金银花在民间还流传着一段传说。
相传,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饥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蜀兵患了热毒病,便叫来孪生孙女儿金花和银花,到山上采集仙药为蜀军解难。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将其命名为“金银花”。
金银花在我国分布极广,其中植物忍冬多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华南忍冬多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菰腺忍冬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黄褐毛忍冬多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而且金银花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如农村的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就常常会生长出野生金银花来,所以金银花十分常见。
自古以来,人们利用金银花超强的匍匐生长能力以及缠绕能力,将其制作成花廊、花架、花栏、花柱以及缠绕假山石等,满眼皆绿,花香四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当然,金银花能够家喻户晓肯定不是因为它的美貌,而是其自古以来便是清热解毒的“上乘之药”。
据宋代的张邦基在《墨庄漫录》记载:宋徽宗年间,蔡京、高俅弄权,直接导致天下大乱,再加上天灾,搞到民不聊生。苏州太平山白云寺的和尚靠挖野菜来填饱肚子,山上蘑菇肥大鲜艳,质厚光滑,可采回煮食不久,全寺僧众皆腹痛难忍,上吐下泻。其中一和尚突然想起“鸳鸯”可以治疗毒疮的事情,反正都没有办法了,只有一试。结果喝了“鸳鸯”水的僧人就得救了,不喝者就此送命。此外,南宋文学家洪迈记载:“中野菌者,急采鸳鸯藤啖之,即今忍冬也。”而其中的忍冬、鸳鸯草就是金银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卫生部对金银花先后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变、轻身健体的良好功效。
198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金银花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2002年,国家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明确了金银花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据《中国药典》记载,金银花是一味药食同源的食材,其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降代血脂、保护肠胃、提高免疫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等。值得注意的是,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但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饮用。此外,虚寒体质的人,及在月经期内的女性朋友,不能饮用金银花茶。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认同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关于金银花的潮流吃法越来越多。比如味甜清香的金银花露、银菊饮以及银花薄荷饮,均为夏季的上乘保健饮料。其中,金银花露具有清热解暑、解毒、养血止渴的作用;银菊饮具有清热解暑止渴之功效;银花薄荷饮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金银花还有着“抗疫英雄花”的称号。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金银花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国家公布的预防非典中药处方中,金银花是必选和首选的一味中药。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的治疗,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其中主要的中药成分就有金银花。
(本文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市中医学会指导撰写)
新闻推荐
百度智能云发布全新工业互联网品牌“开物”。资料图片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以其“头雁”效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