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量撬动大价值 东莞机器视觉产值占全国28.57%,装备视觉系统的机器附加值可增加5—10倍
神州科技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检测机器视觉设备。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
近日,东莞市科技局组织前往各镇街,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推动新兴产业成长壮大。调研组首站来到长安镇,开展机器视觉产业调研。
机器视觉是一项与工业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人工智能技术。光源、镜头、相机和算法集成是该产业的四大核心技术因素。
机器视觉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大约15年前才在中国兴起。根据2021年3月由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发布的《2020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研究报告》,机器视觉产业体量不大,全国约140亿,在东莞产值约40亿,占全国28.57%。然而,装备了机器视觉系统的机器,其附加值可以增加5—10倍,可谓小体量撬动大价值。
见习记者唐卓南方日报记者吴擒虎
现状?产业链完整,出现细分领域龙头
在东莞市三姆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三姆森”)研发中心副总监谭辉的印象里,机器视觉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他说:“它的应用范围超乎想象,既可以用来检测串冰棍的木棍上面有没有黑点,也可以应用于质检半导体、新能源、3C电子等工业原件。”
“东莞称得上是机器视觉产业的华南重镇。”东莞市三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辰起说,从体量上看,莞企约占全国机器视觉企业产值的28.57%,从2018年至今,东莞机器视觉行业每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另一方面,东莞拥有较为完整的机器视觉产业链,无论是光源、工业镜头、工业相机,或是算法集成都有覆盖。
除了产值高、产业链齐全,机器视觉类莞企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细分领域的龙头,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普特”)就是其中代表。
业内人士介绍,在工业机器视觉零部件中,光源产品的竞争较为激烈。国外知名光源厂商有日本CCS和美国Ai等,多年的行业积累让国外品牌在高端市场拥有较高占有率,产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而国内厂商主打性价比优势,并依托进入行业早、技术门槛较低的特点快速发展,使得光源领域成为我国工业机器视觉产业链中发展较好的一环。
位于东莞的奥普特,是国内工业视觉光源市场占有率最大的生产商。它拥有39大系列标准光源产品,同时拥有3万多个定制设计案例经验,如果有客户向奥普特下达非标产品的订单,奥普特能从海量的定制设计案例库找到方案,最快3个工作日对需求进行响应。
“机器视觉产业的国内市场,基本能抓在国内厂商手中,另外,国外市场我们在尽力扩展,拿下的把握与日俱增。”于辰起说。
于辰起的判断是基于国内机器视觉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作出的,事实证明,目前机器视觉产业正紧咬着国际一流标准,进行技术的迭代升级。
三姆森研发中心副总监谭辉表示:“过去我们的设备1小时只能检测3000—5000个样本,现在已经发展到1分钟可以检测6000多个样本,这和国际一流水平1分钟检测7000多个样本相差无几。”
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的神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神州视觉”),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拥有3D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整机生产能力的企业,拥有京东方、海尔、格力等知名客户。“从2D检测设备进化到3D,我们花了六七年时间,这一项技术放在全球范围看,也是处于细分领域的头部。”神州视觉副总经理严昌盛说。
趋势?市场火爆,“淘金式招聘”仍有人才缺口
市场是检验行业景气与否的试金石。今年一季度,订单火爆、抢抓生产的景象出现在三姆森、锐视光电等机器视觉企业中。
不少企业反映一季度迎来了“开门红”,三姆森公司总经办运营副总温江山说:“2020年我们的销售额约1.5个亿,预计到今年年底,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倍。”
为何该公司有底气实现这一目标?温江山表示,目前机器视觉产业的主要市场3C电子利润摊薄,因此,向半导体、新能源等市场转型乃大势所趋。奥普特的技术总监贺珍真也作出了同样的判断,“以前3C客户是我们的主要客户,近年来新能源板块业务的增加逐渐接近3C板块,两块业务加起来占比超过公司业务的一半。”
基于这个判断,三姆森预计在今年向市场推出三款面向半导体、柔性面板和新能源的标准机,这将给公司带来长远的销售额增长。
在距离三姆森约50公里的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锐视光电”),仅统计刚刚结束的2021年一季度,公司便实现了1800多万元的销售额,和去年相比同比增长3倍。
锐视光电的销售总监余宁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使得生产商大量采购国产光源产品。“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我们的订单涨势很猛。我们的技术比较成熟,能较好地实现以国产替代进口。”余宁说。
面对这一难得的“开门红”,不少机器视觉企业积极扩大生产、扩充产线,但是,一头名为“缺人”的拦路虎出现在机器视觉类莞企面前。
缺人是企业一致的反馈,不同的是,一些企业缺少普工,一些企业缺少研发型人才。为解燃眉之急,有些企业采取“淘金式招聘”,宽进宽出,甚至对于培养周期较长的研发型人才也如此,结果,耗费大量精力招揽来的员工,留下来的并无多少,人力资源的数量之渴和结构之渴都没有解决。
瓶颈?从中等迈向成熟,亟需优秀研发人才
十几年前,中国尚无机器视觉这一产业,而在今天,这一产业在华南和华东大地上蓬勃生长,为3C电子、5G通信、新能源、医疗器械、半导体、食品等的质检作出贡献。
于辰起认为:“从无到有,从对国外的模仿到如今大部分器件自主生产,机器视觉行业完成了从初级到中级的进程。”
接下来该怎么走?和其他行业一样,机器视觉产业也要走一条自主创新、打造技术竞争力的路。以行业遇到的技术瓶颈——视觉缺陷检测为例,视觉缺陷检测可用于检测各种产品中的缺陷,尤其是细微缺陷,判断和选择物体,或测量尺寸。要想精准识别缺陷,就需要一颗精于计算的“大脑”,对于机器来说,这颗大脑就是图像处理算法。
“顶尖的算法人才是机器视觉行业急需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吸引顶尖的算法人才以及其他研发人才留在这个行业。”于辰起说。
为了帮助机器视觉行业解决人才问题,东莞市科技局向企业介绍了名校研究生培养计划。至2021年4月,东莞市名校研究生培育发展中心累计吸引来自全球138所名校的1923名研究生,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的企事业单位共有365个,累计发布了1214个研发项目和5248个岗位需求。
多方协力共解人才难题,给了东莞机器视觉行业信心。“名校研究生这个制度比较实用,如果能让这些优秀的人才来公司实习,毕业后就签约,公司的人才压力会减轻很多。”谭辉表示。
观察?核心自主研发力是行业攻坚方向
机器视觉产业的前景有多大?有关专家表示,可以想象,在对零部件的精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未来,以机器视觉代替人工视觉有很大的空间。随着制造业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再向智能化升级,机器视觉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工业大国,在未来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将有望释放巨大的机器视觉系统市场需求。
作为新兴产业,机器视觉产业也走过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代加工的阶段,现在,这一模式受到挑战,机器视觉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往简单的模仿复制已不再可行,全行业在向开发核心零部件、拥有核心自主研发力的方向攻坚,向全自动化、高附加值和高生产率转型。
在转型过程中,机器视觉行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阵痛期”,作为轻资产、重脑力的产业,机器视觉产业的研发人员占比越来越大,比如:三姆森雇员的本科率为60%,奥普特员工中超过一半是技术人员等。未来,全行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还会进一步上升,企业的人才之渴也会进一步增强。
于辰起表示:“机器视觉产业的前景可期,为了实现这个光明的前景,我们需要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这个产业。持续向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力攻坚,是行业一致的愿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雷云霞)5月9日,赣深高铁最后一块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标志着赣深高铁东莞段无砟轨道建设全部结束,赣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