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发展规划对外公示明年将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
松山湖科学城坐拥中国散裂中子源
羊城晚报讯记者文聪摄影报道:松山湖科学城位于莞深两大城市交界处,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中心节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最密集、自然资源最优越的地区。记者10日从东莞市发改局获悉,《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基本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正在对外公示中,并征询公众意见。
规划面积90.52平方公里
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规划面积90.52平方公里(含水域),规划范围包括松山湖高新区大部分区域以及大朗镇、大岭山镇、黄江镇部分区域。
《规划》提出,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东莞市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重大机遇,以打造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构建基础科研体系、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加强区域开放合作、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努力建成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中间性试验)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
其中,在“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这一战略定位上,将立足东莞创新特色,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和大湾区重大需求,加快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全球领先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在巍峨山北麓打造形成世界顶尖的大科学装置群。加快布局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前沿基础研究平台,深化学科交叉研究,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领域,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全球科学发展方向,抢占发展制高点和国际话语权,打造高端资源的集聚高地和以材料科学为引领的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成为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主战场。
已启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规划》给出了松山湖科学城近期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在信息、生命、新材料领域,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标志性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启动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和建设项目,集聚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世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建成一批全球先进水平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突破一批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迅速形成集中度和显示度。
据了解,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而在4月22日上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奠基石已经正式揭幕亮相,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巍峨山科学家森林公园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同步启动。
针对“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规划》中拟定了一个“小目标”——到2022年,力争新落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家,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1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500件。
严控产业和企业的准入标准
记者留意到,在这份长达69页的《规划》中,对松山湖科学城的“环境影响评价”占到了6页,环保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规划》提出,通过采取引导、限制、置换、升级等措施,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首先是严控准入标准,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省、市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对松山湖科学城相关的产业和入驻企业严格把控,引入项目和企业应符合产业政策、产业体系规划、低碳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分类指导、分阶段推进,有序推动不符合松山湖科学城功能定位的产业疏解转移和改造升级,实现转领域、转空间和转动力。
此外,还需推进整合利用,积极发挥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综合运用规划、资金等手段,采取收回、回购、置换等方式,加快推进重点污染企业整改提升或搬迁进入专业基地建设,腾出环境容量。利用腾退空间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和资源,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交叉创新平台,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吸引和配置高精尖产业项目。
新闻推荐
■学生在升旗。72年前,石龙第一面五星红旗就在这个校园升起走进石龙镇中心小学,凤凰花俏倚枝头,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