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逾50年,东莞市中医院何世东医生说:“只要还能走,我都会坚持看病”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下称“市中医院”)的众多名医专家当中,何世东是绕不开的名字。
这位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生,到下个月从医就51年了。对患者极度负责,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后辈倾囊相授……这是何世东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
年过古稀的他依然心系病人,每周六天坚持在临床一线看诊。他说:“我乐意帮助病人,所以只要还能走,我都会坚持看病。”
本报记者钟晨/文
偶然见识中医的神奇,矢志学医
在市中医院,何世东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然而,他最初选择学医却很偶然。他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1963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一位堂叔患病,两个多星期治疗未见好转,有一天拿到一本《中医验方新编》让他帮忙查方药,“我至今记得是鲜茅根一把、车前子一两、血余炭二钱,服用一天堂叔的病就明显好转,一周后症状全消,当时觉得中医好神奇。”何世东回忆,平日目睹水乡人因缺少医药而久病不愈的窘境,机缘之下见识到了中医的神奇,矢志学医。只是当时无力外出从师,他于是开始自学。
那时他白天劳动,晚上自学,花了整整3年细致研读、反复琢磨《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等教材。中医博大精深,尽管自学了许多中医知识,但始终无法形成系统。幸运的是,得以参加了麻涌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他接受了相对专业的医学训练。
应诊积累丰富经验,读中医学院有的放矢
1970年5月,他学有所成并开始独立应诊,悬壶济世,行医乡里。为了提升诊疗水平,他苦练辨药、采药技术;为了体察药性,他无惧危险,甚至跟着老药农跑去增城等地的山中去采摘、品尝草药,知其性能。“有时,在山林里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日积月累,让他的中医医术逐渐提高。
1977年,何世东以高分考入了广州中医学院。“当时可选很多,比如可以去中山医学院,但我还是坚定选择了中医专业学院。”
在校期间,他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医学,还接触了西医有关的知识,将中西医有机进行结合,取二者之精华,让中西医不互相排斥,反倒相得益彰。
彼时,拥有数年从医经验的他,积累了许多问题,虚心向院内老师请教,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前提下,还主动跟诊名医,观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在这样不知疲倦的“偷师”中收获良多,进步飞快。
年门诊量过万人,将心比心体察病人
毕业后何世东回到东莞,入职市中医院,被分到住院部。那时医院分科没有现在细致。“尽管是中医出身,工作实际却将我锻炼成了全科医生。呼吸、泌尿、消化、肾科、肿瘤、风湿,什么都要懂。”
除了医治住院部病人,他还每天坚持门诊,夜晚临时被叫回医院看急重症是寻常之事,每天中午12点该结束的看诊也经常被延长到下午一两点。“要想病人所想,懂病人所痛。”在何世东看来,病人来看病都不容易,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能加号我就会尽量加号。”
1989年,有位外来工消化道出血被送至医院,没有钱需要担保,他签了字;还有位被毒蛇咬伤的企业员工半夜被送到急诊室,危在旦夕,病人同事不敢签字,危急时刻,又是他签了字。
他历任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主任,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年门诊量过万人,门诊病人难治症占80%以上。凭借严谨的医学态度、高超的专业造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他深受患者信任,名声远扬,不断有人从全国各地专程过来求诊。
退休之后,他依然心系患者,目前依然坚持在临床一线,还定期参与查房以及坐诊,“尽我所能多解决一些病人的痛苦,让大家减轻病症或者更健康,自己累一点也无所谓。”
在何世东的微信好友中,有不少是他的病人,有一些还是已经跟踪了10余年之久的病人。繁忙的工作之余,何世东都会尽量挤出时间,一条条去回答他们的留言,有时还会去叮嘱病人一些注意事项。
“我母亲早年多病,我对于病患的心态很了解。”何世东认为,作为医生和病人将心比心非常重要。
反复钻研病案,专攻中医内科疑难病
“何主任在给病人问诊时非常仔细,用药方面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用方非常灵活。”跟随何世东学习的市中医院内科医生赖丽均说。
他强调辨证论治,着重治病求本,重视脾肾根本;掌握温病发展规律,早期截断,先证而治,阻止传变善用经方,扩大经方应用范围。
2012年,何世东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校级科研课题共12项,获省级科研、教研成果奖项4项,专攻中医内科疑难病,尤其在肿瘤、肾病、脾胃病、风湿病的治疗方面颇有建树。
“中医学习,很多是需要在前人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医学需要一辈子反复努力提高。”何世东平常看的书全是经方、医案、中医名著。“我喜欢买书,喜欢将找得到、买得到的专著老书籍通读多遍。同时,全国有名的病案、国医大师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我都会反复研究,乐此不疲。”光是围绕着半夏泻心汤,他就研究出十几种用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发扬和发挥。
中医是一个典型的经验型学科,传承“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中医新生力量。何世东数十年如一日收徒传艺,尽己所长教导学生,培养了一大批的中医药人才,他教过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如今他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成为医院学科带头人。
为了做好新时期中医的传承发扬,他还积极献言献策。他曾经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言,建议在中学课堂中开辟一门中医基础理论选修课,帮助孩子了解中医的基本知识,懂得重视预防。“中医药读本课程已经进入很多中小学,我觉得这对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作用很大,对于培养人才也很有帮助。”
■人物简介
何世东,1947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曾被授予“东莞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新闻推荐
长安一小获省级“最美阅读空间”奖 该校也是目前东莞市唯一获此奖的学校
本报讯日前,广东省教育厅颁发了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最美阅读空间”奖项,长安镇第一小学喜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