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集产城3年布局12座“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生态园区 开拓源头创新新赛道 助力打造科创新高地
天集产城执行总裁肖临骏在深圳福田总部介绍天集产城产业赋能体系。孙俊杰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显著提升中国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国家战略赋能,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共同组成国家四大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将成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日前,在粤港澳大湾区,这块聚合“源头创新”能量的拼图已经按下。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启动。此前两天,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八大项目集中入驻光明科学城科研机构平台,标志着光明科学城已经进入了科技平台大集聚和创新能力大提升的新阶段。
目前,不管是从必要性还是迫切性来看,源头创新已经成为当下科技发展亟待重视和突破的方向。如何利用快速发展的需求端和应用优势,去倒逼源头创新的发展?背后涉及的是产、学、研之间的相互联系逻辑。
在源头创新的大趋势下,高起点、再出发的天集产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集产城”)凭借深刻的产业洞察,3年布局12座“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生态园区,作为“懂产业、懂企业、懂园区”的业界专家,将引领中小企业进入源头创新的“新赛道”,协同形成新兴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助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撰文:宋文博黄锐
统筹:刘良桂李书江
策划:郝金朋邱木
积累产业实践经验构建产业管理发展体系
天集产城是由央企中集集团参股,产业园区行业领军人物李可领衔专业团队组建的园区开发运营平台。注资10亿元,以“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为核心,打造产业聚集与人居环境、生态保护、城市建设同频共振的生态圈。
在深圳福田天集产城总部,天集产城执行总裁肖临骏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德国纽伦堡-埃尔朗根医疗器械产业的源起与发展:从病人提出需求,到产业协会协调研发转化,到龙头企业引领产品生产,形成产业链闭环,进而形成产业集聚区持续孵化新企业,以此明晰地归纳出一个新兴产业产生发展的关键要素。
对实际产业案例分析研究是肖临骏的日常。“产品和产业的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付出心血,如果没有产业理想和情怀,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他说,一直以来,天集产城专注于产业园区的开发与运营服务,心无旁骛地对行业的走势和调整、企业结构性的转型进行研究,对企业的生命周期有深刻的理解。这正是天集产城区别于其他产业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天集产城的核心团队经历了产业园区不断演变的全过程,团队成员均有20年以上打造运营知名科创园区的经验。“实践过,才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才有创新的底气。”肖临骏说。
“什么是评判优秀的标准?”肖临骏认为,标准就在于在光环背后有没有战略思考和方法论。天集产城有自己的产业赋能体系:“3×24”全时全域运营理念,“一汇、两院、三中心、四平台”运营体系等。
成立至今,天集产城坚持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导入、产业孵化并举,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中部地区三大区域,引领产城融合的全新方向。目前,天集产城已在南京、长沙、深圳、东莞、中山等地打造产业园项目,总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即将成为创新、融合、智能的现代科技企业聚集区,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磁力极。
借源头创新发展大势引领企业开拓“新赛道”
早在“十三五”规划就提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
孕育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天集产城,积极响应源头创新的号召,凭借前瞻性的产业研究和深刻的产业洞察,在业界还在聚焦技术转化的“跟跑赛道”时,提前布局“源头创新”,提出企业抢占源头创新产业链发展的“新赛道”。
在新趋势下,错过源头创新“新赛道”,相当于贻误了一个时代。在转型升级、抢占发展新赛道的关键阶段,“源头创新”带来的企业发展红利值得重点关注。
在大湾区,“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协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成果转化平台,集聚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凝聚一批全球一流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创新极。
“当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技术原本用于记录病人的谈话,后来却在音乐唱片领域获得巨大成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源头创新将不断产生各种应用场景,在应用方面可能超出预期的领域,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同样的技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场景尝试,大湾区的优势在于,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以“大包围”的场景,在不断的尝试中取得新突破的概率更高。
由此可见,企业布局源头创新“新赛道”的机遇正在大湾区形成。在产城融合和企业服务的环节,作为业界专家,天集产城深谙城市经济与园区经济规律,以产业要素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产业运营为支撑,以产业金融为助力,以园区文化为依托,“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为企业抢占“新赛道”衔接好“最后一环”。
独特模式的背后,是天集产城对产业和服务的深刻理解和企业实力的有力支撑。
“天集产城以长周期与企业分享区域发展价值的理念,导入产业资源、导入高素质人才,形成一个生态圈,这要求有超越周期的资金实力。如果以销售为导向,那么服务企业就可能被抛在脑后了。”肖临骏说。
正是基于对产业的理解,天集产城坚持长期主义,相信时间能够检验好的商业模式、好团队,把时间分配给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复利才会发生作用。执着的产业情怀、真正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得以真正为企业进军源头创新“新赛道”提供全周期服务。
拥抱新兴产业“新蓝海”打造“双科学城”智创大社区
“双科学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园区?在天集产城24°产业研究院,这个问题被分为不同的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产业工人、科研院所、生产要素,是否具备持续支持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五年前,"双科学城"尚在规划,现在光明科学城进去的都是AI、新材料、生命科学,主要的研发都落在那里,松山湖科学城现在引入的也都是研发企业。”肖临骏认为,两个巨量的研发引擎产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中小企业配套转化能力,这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目前,松山湖科学城已逐步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要素创新体系。其中,在中科院支持下,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及众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建成使用并已收获累累硕果。而在距离松山湖科学城直线距离不过7公里的地方,深圳综合粒子研究院、深圳神经科学研究院等8大项目已集中入驻光明科学城。
2020年3月,备受瞩目的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首期工程动工,未来预计将大大缩短两地距离,形成创新要素充分流动“科创大动脉”,提高两地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的效率。
在未来联通“双科学城”的“科创大动脉”上,天集产城选址东莞黄江,前瞻布局173万平方米产业生态园区——天集磁海,打造以“需求导向、目标驱动、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2.0;打破产业社区的孤岛模式,让区位价值、商业价值、人文价值互通共融,打造“双科学城”智创大社区。
在智慧、开放的天集磁海园区,天集产城经过细致的研究,为园区企业量身打造了技术源创5.0服务,在企业进行技术转化的5个阶段,聚合大湾区双科学城前沿研究机构与优势资源,从技术支持到研发落地,再到批量生产变现,全链条助力企业抢跑技术迭代。
“你可能想不到,德国一家做火柴盒大小的便携胰岛素注射器的企业,之前是做非常传统的蒸汽咖啡壶的。这正得益于埃尔朗根医疗器械产业的土壤,以及配套的企业、机构和服务的支持。未来,在"双科学城",我相信类似的情况也将出现。”肖临骏说。
新闻推荐
巡检机器人“大眼萌”穿梭在变电站中巡视。(龚扬摄)巡检机器人“大眼萌”穿梭在变电站中巡视;智能摄像头24小时进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