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全面提速 中心城区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一期工程龙湾段,将于“五一”期间开放迎客。黄伟兴摄
微改造让曾经“杂乱挤”的社区焕发出惬意、闲适的气息;匠心设计做足三江六岸“水文章”,滨水岸线释放灵动之美;通过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开启了城市向下生长的空间拓展新路径……
今年以来,随着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全面提速,东莞国际商务区、一心两轴、三江六岸、黄旗南等片区的品质提升亮点纷呈。通过多路径改造建设,曾经不起眼的城中一隅,如今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新变化不断给人们以新惊喜。
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这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品质升级行动,正成为引领东莞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的新引擎。
撰文:郭文君陈彦儒曾競
策划:郭文君
微改造精提升点亮品质新生活
充满童趣的儿童乐园、错落有致的绿植花草、整洁靓丽的休憩亭廊、精致浪漫的街心花园……这样“小而美”的邻里公共空间是很多人心中理想社区的模样,如今在东莞中心城区的广发片区成了现实。
广发片区位于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东侧,由4个住宅小区、3栋商业楼宇构成。这一片区是贯通东莞市中心广场—黄旗山、会展西绿地公共空间廊道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内街区式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的首个示范项目。
此前多年,片区因缺乏统筹管理,公共开放空间被凌乱的停车和设施占据,绿化植被杂乱,市民出行不畅,环境品质不高。
为了改变“杂乱挤”的情况,由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牵头,联合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南城街道、万科集团等单位,共同进行广发片区城市品质提升。
去年4月,改造工程正式动工,项目不搞大拆大建,着重对片区内公共空间进行整治,梳理机动车停放,清理违章占用,对绿化、铺装、交通空间进行修缮提升。魔法般的微改造,使得广发片区变成如今充满活力的街区和景色优美的社区公园。
走进片区,在自然活力轴和社区生活轴两条全新景观轴线的交会处,居民活动中心新建了儿童和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蓝色的地面与天空交相辉映,跷跷板、秋千、滑梯都是各种动物造型,孩子在这里尽情玩耍、欢笑。到了晚上,广场摇身变成广场舞舞台,成为老年人锻炼的好去处。
片区改造还采用“公园式”办公的设计理念,用生态绿化将写字楼连接起来,集商务和休闲功能于一体,让白领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步行到街心花园休憩一番。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符合城市定位和形象特质的内街式示范项目,建设具特色的城市人性化公共空间。同时,通过公共空间改善带动片区的商业活力,提升街区的商业价值。”负责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师李祥峰介绍。
微改造、精提升。通过绣花、织补等方式,使得公共生活空间旧貌换新颜,让居民在生活、工作中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绘就水美岸线挖掘滨水新价值
与广发片区所在的南城街道一江之隔的万江街道,4公里长的三江六岸滨水岸线龙湾段一期工程正进行最后的收尾,活力大气的龙湾广场静待五一迎客。白鹭翩飞、繁花点缀,春日里的龙湾段滨水岸线生机盎然。新落成的龙湾广场为这一自然本底资源增添了新活力。
三江六岸片区是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东莞山水城市特色的核心空间。去年下半年,作为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一期工程的龙湾段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设范围从曲海大桥至东莞水道特大桥段。
项目新修建了4座特色慢行连接桥,实现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线”贯通,破解了原先区域内几座桥梁通达性不足、岸线慢行系统缺乏等问题。同时,打造东江水韵、莞草芳晴、乐活江畔3个特色节点空间,并实施景观绿化、灯光亮化及驳岸优化。如今,沿着江边漫步、跑步、骑行,两岸空间顺畅贯通,滨水风景尽收眼中,山水联动令人心旷神怡。
龙湾广场的设计不但充分体现水的贯通、灵动之美,还巧妙融合东江水韵的文化特色。玻璃龙舟屋、休闲龙形长廊、趣味儿童小龙、亲水栈道、“鱼之乐”蓝色儿童活动场、莞草特质的公共服务驿站……一系列设计做足了“水文章”。
“我们将滨水岸线空间划分为一个生态岛屿区、三个活力节点以及带状休闲江岸区,设置容纳多种场地空间,增加更多亲水空间,希望吸引更多市民,激发滨水岸线活力。”设计师戴海锋表示。他透露,今年五一期间,新开放的龙湾广场将举行草坪音乐会,打造青春涌动、活力四射的城市新地标。
集约利用土地构建地下空间新格局
在“一心两轴三片区”中的东莞国际商务区,另一场城市向下生长的新探索正在展开——一片塔吊林立处,一号基坑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忙碌的机械臂不断翻出土方,挖出城市新深度。
一号基坑项目由国际商务区首开区第一批4宗地块组成,是多业主联合开挖的较大深基坑工程。按照规划,这4宗地块将建设4层互联互通的地下停车库,还将与西平轨道站点无缝连接,形成连贯的地下步行空间。
随着东莞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轨道交通的快速推进,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一号基坑项目正是东莞城市空间利用的全新尝试,通过对国际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采用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和统一运营,在保证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的同时,塑造高品质街坊整体形象。
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在土地出让、概念设计方案上进行统筹与协调,2020年8月,国际商务区首开区第一批4宗地块顺利完成出让。根据国际商务区对地下空间统筹建设、高效利用的要求,4宗地块组成1号基坑项目,由业主共同委托东实集团商务区公司作为代建方,项目于2020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
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建筑总监关大利介绍,一号基坑项目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使得原先楼宇之间市政道路的地下空间被充分利用,停车库出入口数量与走道空间的缩减进一步节约了空间。“据测算,通过统一开发,一号基坑项目地下可利用空间增加了12%。”他说。
同时,地下空间开发有望缓解“城市病”。“打通地下空间建设共享停车场,今后这里不会再出现一栋楼宇停车位满了,车辆要开出地面到另一栋楼找车位的情况,可减少周边交通拥堵。”关大利说。
地下空间建设将进一步强化轨道交通站点与国际商务区的慢行连接。目前该区域正在建设的地下公共通道总长度为550米,将连通东莞大道和纬二路一侧地下步行网络,通道南段连接西平轨道站点,北段连接规划中的商务北站。
一号基坑还留有与周边地块地下通道的接口,未来整个国际商务区的地下空间都将统一打通。同时,按照规划,市行政文化中心与国际商务区也将通过地面连廊、地下空间相连,行人可以在两大核心区域之间步行穿梭。
除土地集约利用之外,东莞还以绣花功夫打造地下空间品质,提升市民体验感。关大利介绍,一号基坑4宗地块的地下一层将建设一批下沉广场,地下二层则连通地铁2号线与莞惠城际交会站,行人从下沉广场来到地面后,可以进入人行过街天桥,地上、地下的步行网络无缝衔接,增强步行的舒适感。下沉广场和地下空间人行通道附近还将布局一批商业设施,让市民在地下就能行好、逛好、玩好。
随着一批批品质提升项目的推进与落地,设施全、交通畅、空间美、特色显的东莞高品质魅力城央正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杨英杰报道蔬菜、肉类、海鲜摊档错落有致,各类产品明码标价可溯源,市场环境敞亮整洁安全有序——这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