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郭洲红色革命基地:曾是抗日秘密交通站 给革命队伍输送力量
在中堂村郭洲,有一处红色革命基地,在这个被外人称为“孤岛”的地方,早在抗战时期就有中共地下党员进行革命活动,革命先辈罗金润同志正是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以这里为根据地,积极发展党员,传送情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党的革命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并率领队伍解放了中堂,他的事迹至今仍为人传颂。
伺机壮大抗日武装力量
在郭洲十巷,有一处叫“兰桂堂”的青砖祠堂建筑,早年曾做过私塾。罗金润故居就在旁边,门堂上写着“珍持家塾旧址”。罗金润从事革命工作时,曾利用这个祠堂作为地下联络点,进行革命斗争。村里96岁的老人罗笑回忆,白天罗金润是农民,晚上就经常和一些地下党员在里面开会,研究对敌斗争策略,多的时候有10多人。这个地下联络点经过岁月洗礼更显古朴厚重,仿佛带大家又回到当年战斗的烽火岁月。
郭洲地处偏僻,水系为脉,便于隐秘活动。罗金润在这里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他积极奔走,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与敌人斗智斗勇,为后来成立抗日武装作出了重要贡献。水乡沦陷后,大部分中共地下党员听从党组织安排率领大部分武装人员到山区参加游击斗争,罗金润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于水乡和山区,秘密建立交通站,收集、传送情报。为革命保存实力,与日、伪、匪巧妙周旋,并伺机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为东江纵队输送武装力量。
粉碎敌人多次“围剿”
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势力猖獗,东江纵队在水乡开辟游击区,但东江纵队北上后,面对严峻斗争形势,罗金润根据党的指示“隐蔽精干、积蓄力量、长期埋伏、以待时机”。他化名“郭新”,组建了一支15人的自卫队。1946年底,上级党组织根据新的革命形势,作出了准备恢复武装斗争的决定。罗金润负责水乡南区党组织,通过恢复组织活动,并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与国民党势力反复较量。1949年初,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罗金润与陈成来两位同志扩编水乡地区武装力量,成立了蛟龙队,约有40多人,机枪两挺,并成立水乡游击区,与国民党势力展开英勇斗争。
《东莞解放斗争纪实》一书记载,到1949年7月,水乡游击区已组建了2个连队3个武工队,互相配合作战,打击敌人交通运输线,敌人伺机报复。水乡连队几乎天天有大小战斗,在解决弹药后,水乡连队坚持与敌斗争,采用游击战术,困扰袭击,突击据点,硝烟弥漫中英勇杀敌,终于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连续“围剿”,迫使国民党县保警三大队从潢涌撤走,水乡游击区连成一片。罗金润和陈成来树起了水乡队大旗,极大地鼓舞了水乡人民对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的信心。
3个连队强攻敌警所
1949年8月,水乡队进驻潢涌后,成立了新四区人民政府,罗金润担任区长,彼时已有3个连队和3个武工队的武装力量,集中在潢涌整训。随着形势快速发展,解放中堂已万事俱备。8月底,新四区集中3个连队强攻敌警所,敌人据守炮楼顽固抵抗,双方多次发生激烈交火。相持至下午4时,知救援无望,敌人才挑起白布从炮楼窗口伸出来表示投降。后占据中堂的敌人数次反攻,均被击退,最终兵败如山倒,彻底投降。当时战报有“潢涌、中堂相继解放,打到广州去”的口号,对敌震动很大。这份战报虽未署印发时间,但可根据内容推测为1949年9月。
新中国成立后,曾和罗金润一起住过的他的侄子罗晃尧说,当年经常听伯父讲起战斗往事。在罗晃尧的记忆中,伯父是位英雄,为人正直、坚强勇敢,作为一名党员清廉无私、严于律己,是晚辈学习的好榜样。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记者段亚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东莞莞城图书馆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以“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