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涌城市品质提升进行时

东莞日报 2021-03-29 10:52

■城市品质再提升号角吹响后,麻涌环境越来越美。图为麻三村春色■麻三村垃圾分类定点误时投放小屋■麻涌花王庙桥重建效果图 麻涌宣供图

麻涌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投放

小木屋成街景

本报讯(记者袁健斌通讯员陈志谦)“现在都倡导垃圾分类,我们老年人也在学,做起来也很简单。”近日,麻涌镇麻三村的袁叔忙了起来,把家里的垃圾一一打包好,并送到村里的一间木屋进行处理。

袁叔所指的木屋是位于麻三村蓑衣基篮球场旁,用竹子搭建而成的垃圾分类定点误时投放小屋,屋内放置着四个颜色鲜艳的柜子,村民根据指引,将家中已分类好的垃圾拿到这里进行定点投放。

据悉,为加速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麻涌镇把麻三村、黎滘村列入首批“1+1”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设置了垃圾分类定点误时投放小屋,进一步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文明习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

麻三村根据村民投放垃圾的习惯,采用“摇铃上门回收”+“定点误时投放”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若村民错过上门回收的时间,便可来到投放小屋进行分类投放。屋内设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不同投放柜,投放过程中只需轻轻一踩脚踏,即可投放。小屋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7点到11点、下午3点半到5点半两个时段。

在黎滘村,同样有这样一间投放小屋,根据垃圾的不同类别,工作人员还指导村民投放,统一无害化处理。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麻涌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新设置的投放小屋也成为街头小景,小屋的外表用钢结构固定竹子搭建,既美观又通风,周边绿植环绕、鲜花灿烂,上面贴有各类的垃圾分类小知识,既实用又精致,深受村民们好评。

接下来,麻涌将加大力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和检查执法,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模板,建成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在全镇范围内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68岁老桥将“涅槃重生”

麻涌花王庙桥即将拆除,村民不舍之余也有期待

本报讯(记者袁健斌通讯员梁雪华)“听说花王庙桥要拆除重建,去拍个照留念吧!”日前,花王庙桥要拆除重建的消息在麻涌镇大步村传开,不少村民纷纷前来与其“告别”,除了不舍,更多的是期待。

据了解,68岁“高龄”的花王庙桥位于麻涌镇大步村南出入口,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时过境迁,花王庙桥也“老”了,桥面凹凸不平,栏杆布满铁锈,木板上“花王庙桥”四字已模糊不清。桥底因桥梁支撑力度不足,两个桥墩早已倾斜。经专业机构检测被定为危桥,拆除重建迫在眉睫。

今年,麻涌镇深入推进城市品质再提升工作,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是其中重要一环。大步村以此为契机,决定将花王庙桥拆除重建,更好地方便村民出行,着力提升道路交通环境。

据介绍,花王庙桥拆除重建包括将原有2米宽的桥面扩展至5米,长度从30米延长至40米,由8个坚固桥墩支撑,桥身两侧为石材栏杆,届时可通行车辆,将成为大步村又一个标志性出入口。该工程从3月20日至6月20日期间实行围蔽施工,市民注意绕行。

花王庙桥始建于1953年,横跨花王庙涌,而此涌为大步村中河水最湍急河流。建桥前,村民只能乘坐渡轮横水渡河。李志昌说,花王庙涌原是红星渡轮往返麻涌和东莞的必经水路。建桥之初,花王庙桥中间三个桥墩是水泥桥墩,其余为红砖桥墩,桥面为木制且可旋转活动。每当红星渡轮经过,由专人手动将桥面旋转90度,红星渡轮经过后再将桥面复原固稳,恢复正常通行。

村民告诉记者,由于花王庙桥造型独特且河道水深,水退时最浅河滩也有2米深,当年是村民游泳纳凉的好去处。1961年因红星渡轮更改航道,花王庙桥此后固定桥面。后多次修整,1994年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整后,一直使用到现在。

对于这次拆除重建,不少村民都表示支持。村民朱婆婆说:“平时出入花王庙桥的人很多,这里河水又急,加上桥墩倾斜很危险,拆除重建我们都很赞成。”

“花王庙桥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李大伯说,现在当然会有不舍,但相信重建后更加宽敞漂亮,也会更加实用。

麻三村大力整治人居环境

强化路面整治

本报讯(记者袁健斌通讯员麻涌宣)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品质再提升,3月17日,麻涌在古梅南路麻三段召开现场会,镇城管分局、交通分局、交警大队及麻三村相关负责人实地察看督导该路段整治情况。

督导组现场察看路面环境卫生情况,对街面上乱停乱放非机动车的行为进行督导,引导商户及市民有序停放非机动车辆,并对商户占道经营等脏乱差现象进行督导,督促商家做好“门前三包”。

据了解,为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麻涌在古梅路等路段人行道增加非机动车停放区,供市民有序停放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并对街面上乱停乱放非机动车的行为进行督促,引导商户及市民有序停放非机动车辆。

接下来,麻三村将继续完善古梅南路麻三段“一村一示范路(街)”建设,在该路段进行商业立面和房屋立面改造,提升街道容貌。此外,还将安排工作人员加大对该路段进行巡查,引导车辆规范停放,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品质再提升。

麻四村着力提升道路交通环境

桥梁改造换“新颜”

本报讯(记者袁健斌通讯员钟国英)近日,经过麻四村委会附近路段的市民发现,新的海前桥变得更加平坦顺畅,旁边还多了一座红色凉亭,成为村民新的休闲地。

去年12月,麻涌城市品质再提升的号角吹响,麻四村以此为契机,加快“一村一示范路”建设,实施了海前桥拆除重建工程,并于今年1月底顺利竣工。同时,该村计划把沿江西路和古梅路打造成示范路,不断完善村内道路交通环境。

据介绍,旧海前桥位于沿江西路麻四村委会附近,全长60余米,是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之一。旧桥面坡度大,桥拱比沿江路路面以及连接的大坣路、细坣路高出1.5米,对村民出行造成诸多不便。麻四村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建成时间长,桥面出现了开裂情况,加上靠近麻涌河每年受汛期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新桥铺设了沥青后,路面变得平坦多,行车通过也顺畅了。”司机唐先生开车驶入新海前桥时,看到一条宽阔而整洁的道路,不由得兴奋地称赞。与此同时,麻四村还拆除了闲置的八坊室内羽毛球场,改建为宽敞村道,打通了细坣路、大坣路和沿江西路之间的断头路,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

除了加快“一村一示范路”建设,麻四村还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在麻涌河岸边上,一座新建的红色凉亭格外显眼,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前来下棋、聊天,深得村民们的喜爱。

按照计划,接下来,麻四村将对沿江西路的绿化种植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重新规划沿路停车,合理利用空间,增加部分停车位,加强管理。

新闻推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赴麻涌考察 华阳湖生态治理获肯定

本报讯3月18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姜华率队到麻涌考察美丽河湖创建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对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