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维升级 防风防汛有妙招
专题
像医生做手术一样,使用激光清障仪将300米远的树枝击落;用无人机巡检,360度无死角查检问题,节省人力物力;通过摄像头监控,在线监测平台还能自动报警;首创输电铁塔动态荷载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强风下输电铁塔健康状况,比人巡更加及时、更加精准。
以上的一幕幕场景是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响应广东电网公司号召,大力推动应用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实现由传统运维向智能运维升级转型的生动体现。汛期即将到来,这些先进技术将对防风防汛保供电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文、图/谢英君、蒋幸端、杨金玲、胡江华
清理树障,第四代“激光大炮”射程可达300米
2020年3月31日,在东莞220千伏某线路下,几根超高树枝于无形之中被“击”落在地。“"激光大炮"真管用!这树枝长达近10米,直径和人的大腿差不多粗!”东莞供电局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兴奋地说。运维人员口中的“激光大炮”是击落树障的“神器”,也是东莞供电局“炮兵特工队”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激光清障仪。2020年,第四代激光清障仪开始小试牛刀,2021年,第四代激光清障仪将在东莞大范围推广使用。
为什么要用激光清障仪清树障?据介绍,输电线路线行保护区内的树木在生长到一定高度时,会造成对地短路的危险,如不及时砍伐或修剪,将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激光清障仪就是针对清除树障而研发的,用来替代传统用爬梯上树或者用高臂吊车的作业方法。相比第三代激光清障仪,除了体积更小,携带方便外,第四代激光清障仪射程更远,有效作业距离可达300米,还同时配备夜视功能,夜视距离超过100米,有效满足夜间作业要求。
东莞供电局“激光大炮”团队负责人蔡晓峰介绍,激光清障仪将激光远程烧灼技术引入电力行业。由于激光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光束紧密、集中且能量极高,因此,远距离发射高能激光束能在漂浮物表面产生高热能,使漂浮物材料迅速燃烧或熔化,从而达到清除线路上漂浮物的目的。
借助第四代激光清障仪,仅需两人在地面操作即可,操作人员无需攀爬杆塔,就可以实现远距离、及时、快速、安全地清障,可解决清障作业人身风险高、电网风险高,清障效率低问题;此外,还大大减少了因清理树障产生的停电时间和作业人员往返现场作业的时间,减少人身作业风险30%以上等。
自动报警,在线监测平台“显神通”
除了远距离清树障外,东莞供电局还通过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自动报警,有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时间回到2020年11月2日,在220千伏某线行保护区内有挖掘机施工,东莞供电局通过调用的省级电网平台监测数据成功识别隐患并报警,及时前往现场进行管控,避免了可能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这是东莞供电局运用在线监测平台日常工作中的一幕。此外,此在线监测平台还通过电缆护层环流数据预警,成功处理了110千伏高压电缆压接不到位等多项缺陷。
东莞供电局输电机巡作业班副班长梁兆丰介绍,目前,在线监测平台已经接入广东电网公司的监控平台,平台在捕捉到异常情况后,经过计算,及时将信息汇报给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除了对外力破坏进行预警外,东莞供电局在线监测平台还可对局部放电、电缆隧道综合监测和架空故障定位、灾害、山火、微气象监测等进行预警。梁兆丰还介绍,在线监测平台还能节省人工。以电缆护层环流检测为例,按规程每年可以节约202个人工日。
自主化巡检,打造“无人化自动巡视示范区”
在防风防汛期,“无人机”也将派上大用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东莞松山湖片区的“无人化自动巡视示范区”将于今年8月完成整体建设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通过建设以110千伏状元笔站、220千伏沛然站两个变电站为圆心,覆盖两个变电站、周边12条110千伏及以上线路,以及多条配网线路的无人机输变配一体化智能运维系统,推动无人机作业模式向输变配一体化混合巡检转变,以智能化、管控集中化转变为主线,实现无人机自主化巡检。
参与“无人化自动巡视示范区”项目的东莞供电局输电线路班员柳竺江介绍,“无遮挡情况下,无人机精细化和通道巡视公里数能达到5公里。”在自动巡视示范区,无人机可以进行巡检航线自主规划,输出安全、具有高精度地理坐标、可重复作业的巡检航线;同时,还能远程向智慧机巢下发巡检任务,机巢中的高精度定位无人机接收到任务指令将自动判断适飞条件,实现自动起飞。
而且,“未来不久,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坐在20公里外的办公室里面,就可以给在位于东莞松山湖片区的"无人化自动巡视示范区"的无人机下达命令,让无人机进行自主化巡检工作,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柳竺江畅想道。
新闻推荐
信鸿·湾区智谷将被打造成东莞高标准数字化工业大厦和高规格的产业转型示范性园区。在松湖智谷,通过这样的工业上楼“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