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 东莞:雕琢新品质 重塑竞争力

南方日报 2021-03-24 20:35

麻涌镇华阳湖从“龙须沟”变身国家湿地公园。孙俊杰摄

阳春三月,莞邑无处不飞花。沿着东莞大道一路行驶,绿茵环绕、花海烂漫、棕榈挺拔,宛若穿梭在画卷中。来到城市中心区,两旁拔节生长的高楼竞相刷新城市天际线,夜幕降临时更是流光溢彩、灯火繁华……

这一切,皆源于东莞城市品质提升带来的惊喜变化。近年来,东莞奋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大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形象与内涵,并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由表及里,由浅至深,雕琢新品质,重塑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城变”之路。

在近期发布的多项权威榜单中,东莞的人口吸引力、人才品牌吸纳度等指标跻身全国前列,与多个中心城市处于同一层级,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冉冉升起。

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这个地方几年前还是一片废弃的旧工厂,没想到现在潮人聚集、活力十足。”作为东城街道的老街坊,这几年,乔先生见证了“33小镇”通过城市更新“点石成金”,蝶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过程。年轻人热衷于去小镇打卡,一批新锐艺术家、文化创意企业也在这里蓬勃生长。

“33小镇”的前身东城主山社区“乌石岗工业区”曾是诺基亚、索尼等国际品牌重要配件代工厂所在地,随着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该工业区也渐渐没落。政府与市场携手,总投资6亿元,在保留原有建筑基础上对功能和内部构造进行“绣花”改造,形成了集时尚体验消费、创意办公、艺术展览等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昔日的“工业锈带”如今变身为“生活秀带”,自2019年10月开园以来,游客量已超过100万人次。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东莞城市品质提升的出发点。在过去的几年中,一批批像“33小镇”这样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生活片区在东莞生长,使人们切身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昔日散乱、无中心的城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初现雏形。设施全、交通畅、空间美、特色显的高品质魅力城央正在崛起。

今年年初,总投资26亿元的东莞中心城区五个重点项目集中启动。启动仪式所在的原南城水涧头村,几个月前还是一片杂乱密集的城中村,如今变成热火朝天的大工地,22.5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心”——东莞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将在这里拔地而起,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休闲公共空间。

不远外,串联黄旗山公园、会展西绿地、国际商务区、南城总部基地等区域的“东莞8公里”城市慢行公共空间首期4组连桥工程正紧张施工;一江之隔的万江街道,4公里长的“三江六岸”滨水岸线龙湾段一期工程正进行最后的收尾,活力大气的龙湾生态湿地公园静待“五一”迎客。

城市品质,不仅事关百姓生活幸福度,更对吸引高端人才、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磁场”作用。寮步镇香市科技产业园整合6个村集体分散土地、5万多平方米低效旧厂房等,腾挪空间进行连片统筹开发,形成了新型产城人融合社区,吸引智能制造高端要素不断聚集,年产值由2000万元飙升到20.3亿元。

迎来生态环境质量“拐点”

来到东莞市长安镇,漫步在茅洲河边,不时有白鹭在水面上掠过。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茅洲河各大主题公园热闹非凡,由于沿岸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不少市民到茅洲河沿岸打卡游玩,欢度佳节。

在过去几十年,流经深圳市和东莞市长约33公里的茅洲河被严重污染,堪称全省治污攻坚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

东莞深圳两市携手,“高强度持续投入、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的治水模式,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治水成效。2020年,茅洲河共和村断面由劣V类跳级提升至Ⅳ类,达到1992年以来最好水平,告别了黑臭三十年的历史。

茅洲河并非孤例。近年来,在治水方面,东莞累计新建污水管网1.2万公里,7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茅洲河、石马河等重点流域水质明显改善,2020年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全国第三、全省第一。

近年来,东莞坚持系统精准科学治污理念,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攻坚战,全市环境质量呈逐步好转的态势,迎来东莞生态环境治理的“拐点”。

2020年,东莞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有大气监测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绿水青山回来了,“金凤凰”也跟着飞来了。在麻涌镇华阳湖,随着昔日“龙须沟”变身国家湿地公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再造吸引了电商物流、珠三角汽车博览中心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入驻麻涌,改变了当地的产业格局。生态资产正在成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之都品质升级

通过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市民只需轻点手机就能走进非遗课堂、对话文艺大咖、打卡文旅地标、畅享圆梦舞台,打通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享受的“最后一公里”。

像这样创新而且具有品质的文化服务,正渐渐在东莞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20年开始,东莞提出用三年时间,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岭南特色鲜明、现代气息浓郁、人文内涵厚实、作用影响广泛的“品质文化之都”,塑造与东莞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形象。

近日,东莞还推出了“十大聚焦”“50项重点任务”等具体计划,传递出打造“品质文化之都”的决心和担当。

“十三五”以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东莞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公共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市民文明素养、社会文明水平大幅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文化服务,东莞推出了“城市文化菜单”,全市年均推出800多项重点亮点品牌文化活动。

随着“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市民不出远门就可以观赏到国内外高水平的各类剧目。

过去几年,东莞还创新推出了“文化四季”“文化年历”“森林诗歌节”“流行音乐节”“草坪音乐会”“户外时尚运动节”“篮球音乐嘉年华”等大型高品质文体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市民的文化需求。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东莞高质量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和国家数字文化馆试点任务,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独有魅力,也是城市软实力与城市形象的集中表现,有吸引资源和凝聚人心的力量。在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下,东莞这座工业城市开放包容、温暖有爱、书香四溢,变成了柔软、浪漫的“文化绿洲”。

■数读

“十三五”期间,东莞32个魅力小城示范街道、10个示范片区项目顺利实施,建成美丽幸福村居单村389个、特色连片示范区3个。

投入超700亿元,新建污水管网1.2万公里,整治污染河涌424条,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建成区22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91.3%,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生活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比2015年分别提高93.5%、127%和131%。

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14个,4A级旅游景区增至15个,11个镇街成功创建省森林小镇。

■一线走访

从荔枝林到魅力小城示范片区

松山湖有了烟火气

松山湖南部滨湖片区的万科里广场前,绿草如茵、湖水清澈,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去年底新开张的商业综合体,各种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路边咖啡店里的年轻人热烈地聊天交谈。

人们可能想象不到,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清冷的荔枝林小山头。

“现在片区的生活、教育设施都完善了很多,生态环境也更好了。”市民徐女士是附近湖畔花园小区的住户,随在华为工作的家人从深圳到东莞安家,“松山湖的生活质量不比一线城市差,成本却低很多。”

松山湖南部滨湖片区南依巍峨山,北接松木山水库,紧邻大朗镇象山片区,是松山湖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莞市魅力小城建设的示范先行区。该片区11.8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终端总部等一批顶尖科创机构和龙头企业,华为湖畔花园、华为公寓、中集人才房等小区里有6万名高素质人才安家落户。

“之前的松山湖更像一个工作的园区,而缺少生活的氛围。”松山湖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围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一批民生设施在南部滨湖片区相继建成使用。

桃源公园、太鲁阁公园风景优美、生态宜人;松山湖第二小学、松山湖实验小学和莞美学校增加了优质公立教育资源供给;“三横六纵”配套道路架构,提升了通行效率;一系列截排整治工程改善了区域水体生态……

未来,松山湖南部滨湖片区还将打造科学城中央创新区,承接大科学装置带来的产业资源聚集,并为头部企业预留未来发展空间,承担起支撑科学城建设的更大使命。

撰文:郭文君龚名扬

新闻推荐

家庭理财投资“她力量”“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金融机构为女性消费送福利

“三八”妇女节之际,银行为女性客户送福利受访者供图文/图周晓玲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各金融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