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 悬念迭起 荒诞喜剧《破罐记》在文化周末剧场爆笑上演

南方日报 2021-01-29 06:55

引发整个故事的“罐子”。

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舞美设计。

《破罐记》展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官民众生相。

荒诞喜剧《破罐记》在文化周末剧场爆笑上演。

文/图:张筱云

“扑朔迷离的案中案,究竟谁才是那个歹人?”1月16日晚,“破罐记——世界经典喜剧中文版”在文化周末剧场爆笑上演。据了解,由著名戏剧导演李伯男监制,新锐青年导演孔琛亮执导的《破罐记》,是继喜剧《劫出人生》后又一部经典剧目。该剧改编自德国三大喜剧之一的《破瓮记》,在原有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中国版的官民众生相,为东莞观众带来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本土化改编讲述中国故事

《破罐记》讲述了北宋年间,杭州城附近的赵家村住着一个卖酒的薛西施,某个雪夜,歹人闯进她的闺房,强行非礼不成,在逃离时打破了薛西施母亲薛婆心爱的罐子。薛婆将女儿的心上人赵厚道告上公堂,要县太爷判一个是非。公堂上,赵厚道大呼冤枉,指认村里的孙旺财是罪魁祸首,薛西施不敢说出真相。恰在此时,提刑官宋大人巡防本地,亲自旁听审案过程,看似明明白白的审判却变得迷雾重重……混乱的审案现场,矛盾逐步升级,县太爷和底层小人物互相指认,交锋激烈,丑态百出,展现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官民众生相。

伴随着逐渐暗下来的灯光,剧中神秘角色“报时人”戴着面具、手拿铜锣从后台缓缓走向舞台,表演在神秘人物的出场中开始。紧接着,全体演员集体亮相舞台,他们正在讨论着做官到底为的是什么?是为民?还是为自己?一开场抛出的问题引发观众思考。“我们选取符号化的人物率先登场,一方面,该人物与剧中其他角色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独立存在的;另一方面,符号人物本身具备神秘感,再加入一段戏曲样式的报时,既为剧情埋下伏笔,又能引起观众的兴趣。”杭州武伶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人宋昭坤说。

随后,剧中角色胡大人、小莲、李县丞、安大人、薛婆、薛西施、赵厚道等陆续登场。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县太爷胡大人的昏庸、薛西施的唯唯诺诺、赵厚道胡乱指认,导致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案件的升级,也让官与底层平民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人性的丑陋。

除了精心设置的剧情,该剧在保留原作精髓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编。在舞台呈现上,舞台自始至终,一直悬挂的“明镜高堂”与迂腐的县令形成鲜明对比。他以官员身份欺压百姓,见到提刑司却吓得腿软;审案过程中,县太爷和底层小人物互相指认,诠释了官民之间微妙的关系。此外,“一桌二椅”的写意式舞美设置体现中国戏曲的独特设计,并在现代中性布景的美学角度下加入诸多中国元素,如木偶戏、皮影戏、戏曲等。

在语言改动上,原作中零碎句子较多,比如“你想怎么样”在剧中出现次数较多。而在中国版的剧本里,众多通俗语言已被诗意化改编,如“你当如何”“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午时三刻”“风波又起”等句子,让整部作品既凝练又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以剧为引发人深省

“如今很多喜剧倾向于用时下网络段子戳中观众笑点。”宋昭坤说,“这部剧其实是建立在观众愉悦感上的喜剧,与其他纯粹的喜剧或电影不同。该剧从一开始就让观众了解到谁是那个歹人,或者说官是不是好官。本意在于让观众站在上层的视角,全方位掌握故事内容,从而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审视故事的内涵。”

德国的瓮,北宋的罐。在宋昭坤看来,这样一部跨越时空的作品,不管在什么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仍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该剧将宋朝官场黑暗、腐败的一面搬上舞台,不仅是对北宋官场的辛辣讽刺,更是希望能够以史为鉴,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宋昭坤说。

自2017年首演以来,《破罐记》在全国各地演出超过70场,所到之处,已获得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赞誉。前来文化周末观看演出的郑女士说:“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此类型喜剧,这部剧很有深度。与其他喜剧不同的是,爆笑过后更多的是引人深思。此外,每位演员都很努力,演技也非常好,哪怕一个眼神和表情都把握得十分到位,为每位演员点赞!”

新闻推荐

东莞谢岗镇 发现先秦遗址 填补当地先秦文化序列空白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玲玉龚名扬)13人考古团队经过20天勘探,从一片片碎陶器中寻得先秦遗址。1月28日上午,“谢岗镇圹下山遗址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