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头社区成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 社区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

东莞日报 2021-01-13 10:38

本报讯记者获悉,日前,经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农办、省司法厅、民政厅共同审核,确认大朗巷头社区为2020年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据了解,2020年是巷头社区开展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第一年,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夯实基层依法治理,大朗镇巷头社区主动作为,积极按照创建活动标准要求,组织开展创建活动。数据显示,2020年,巷头接受法律咨询200多人次,受理调解纠纷案261宗,涉及人数828人次,调解成功率90%,有力保障了辖区和谐稳定,成功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将“小事不出村”做到极致

巷头社区地处大朗镇中心区,被誉为“中国毛织第一村”。巷头社区小作坊多,流动人口大,毛织旺季高峰期人口甚至超过12万人,毛织产业结构特殊,各类矛盾纠纷多发,管理难度较大。为扎实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巷头社区以“矛盾纠纷化解”为着力点,结合“枫桥经验”,“情理”交融,“法德”并用,实行“情、理、法、德”调解技战法,将“小事不出村”做到极致,切实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

该社区运用老乡情谊,以“情”动人式调解。因产业结构原因,巷头社区有近一半人口为四川籍人员,其中又以四川广安籍为多。为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巷头社区考虑到“老乡情”的“连心桥”作用,诚意邀请四川广安的6名流动党支部书记加入巷头社区调解办公室,成为特邀调解员,充实调解员队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20年4月底至5月之间,巷头社区旧围村水塘边有两支广场舞队伍为了争夺跳舞场地,发生纠纷,大部分为广安籍人员。该两支队伍相互举报对方噪音扰民,并演变为动手拉扯、成员配偶参与捣乱等情况。为及时消除矛盾纠纷,调解员运用老乡的方言与当事人沟通交流,从情感上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缓和双方的紧张情绪,掌握了整个调解时的基调和氛围。最终,双方均作出让步,达成了和解。

注重技巧多种方式化解矛盾

巷头社区合理把矛盾纠纷分为一般矛盾纠纷、焦点矛盾纠纷、复杂矛盾纠纷三个类别。在调解工作中,调解员注重讲究调解技巧,科学运用“理”字找准重点进行调解。针对复杂矛盾纠纷,则向上级领导汇报,将矛盾案、事件列为社区工作重点,联合多个部门,制定方案,逐一化解。例如,2020年7月,巷头社区园塘街源飞毛行发生一起猝死事件。死者梁某无业,与正在毛行上班的妻子一起居住在毛行宿舍,偶尔帮助妻子打打下手。事发当天,梁某帮忙搬运一批毛料后在宿舍猝死,从老家赶来的20多名家属情绪激动,要求毛行老板按劳动法进行赔偿,老板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死者家属对毛行店面进行围堵。通过多部门联动,死者家属同意走法律程序依法维权,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针对某些涉及核心利益的矛盾纠纷,说真情、讲道理仍难以解决时,巷头社区调解员则动用“法”的作用,通过耐心向当事人解读法律条文,让当事人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触及违法犯罪,需要承担法律后果,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下一步调解打好基础。例如,2020年5月2日以来,巷头社区物业秧塘街毛织园租户陆续向村委会递交关于疫情期间减免租金的联名申请书,社区民警和分管物业村干部积极与租户代表进行协调,但由于租户所提出的要求过于苛刻,村委会无法满足其要求。社区民警、治保会主任及分管物业的村干部加强研判,并围绕矛盾的关键要点,重点突出“法”的震慑力,制定调解方案及对策。经过耐心调解和法律宣教,租户代表们当场承诺不会做出过激行为。

新闻推荐

肖亚非实地调研碧道建设及反走私、反偷渡工作 全面筑牢反走私反偷渡工作防线

本报讯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带队沿东江北干流以及珠江(东莞段)实地调研碧道建设及反走私、反偷渡工作,强调要提高站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