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党校增设传统文化课 提升党员干部综合文化素养
本报讯记者获悉,2020年,大朗镇结合镇委党校“周四夜校”品牌,在当前党员干部培训模式中增设书法和绘画等传统文化课程,打造大朗党员干部文化素养培训阵地,致力提升党员干部综合文化素养,强化文化担当,坚定文化自信。
在档案馆增设现场教学点
记者了解到,在大朗镇党委的支持下,大朗镇第一期机关干部职工书法培训班于2020年7月9日正式开班。书法班常态化邀请本地区书法专业老师授课,同时不定期邀请书法名家、资深老师、业内大咖作专题讲座和现场示范,除了常规的授课和练习,还积极鼓励学员参赛、观展。截止到2020年12月,共开展23节课,575人次参与其中。日前,为期5个月的书法培训班圆满结束,并举办学员成果展。此次展览,共展示了学员51份优秀作品。
去年以来,大朗镇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档案馆、展览馆、艺术馆、方志馆等载体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在镇档案馆增设12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作为大朗镇委党校现场教学点,配置40张书法桌椅,购置了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打造大朗镇党员干部文化素养培训阵地,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课堂,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书画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文化自觉。
“周四夜校”破解教育难题
据了解,大朗镇共有5000多名党员,各部门、社区(村)和“两新”组织党员因白天工作而集中难、管理难、教育难等问题,是过去开展党员教育的一个难点。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大朗镇委党校常态化举办党员“周四夜校”,每月选择一个周四晚上开展一期党员夜校,将培训课程送至屋前树下、小区楼宇、车间班组,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对镇内党员开展多种主题的培训教育。党员“周四夜校”一方面对接省委党校、市委党校优质资源送党课进社区(村)和企业,另一方面邀请镇内专业人才、经验丰富的老党员授课,面向基层党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不断增强“周四夜校”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真正让党员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
接下来,大朗镇将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文化素养,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硬实力,为建设“湾区强镇、品质大朗”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延伸
阅读
打造“一线课堂”送党课下基层
去年以来,大朗镇创新打造“一线课堂”送党课下基层,通过采取“深调研、广整合、多形式、全覆盖”等措施,突出活动的针对性、统筹性、实效性,打造成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常态化机制。
深调研,突出“一线课堂”针对性。坚持“需要什么送什么”,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研、驻点联系群众等形式,深入社区(村)、企业、工厂车间等一线基层调研,精准掌握党员学习需求和参训意愿。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与基层党组织共同制订切实有用的“一线课堂”培训计划和方案,并根据专题聘请师资,提前备课,做到党员有“需”而来,教师有“备”而讲。
广整合,突出“一线课堂”统筹性。从市、镇、村党政机关干部、教师、基层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务工作者、教师、实用技术人才、离退休干部等党员群体精选师资,建立“一线课堂”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源库。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利用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党建文化主题公园、红色文化主题馆等党建阵地,统筹考虑设立镇委党校社区(村)分教点,共享培训经费、师资、教材等资源。
多形式,突出“一线课堂”实效性。针对基层党员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在“一线课堂”送党课活动中,广泛采用基层党员听得懂、易接受的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情景式等形式进行培训。通过分析身边的案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教学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难理解的理论知识,采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比喻和解释,保证受训党员喜欢听、学得会、用得上。
全覆盖,突出“一线课堂”常态化。采取镇级普遍培训、基层党组织兜底培训的形式,争取到2023年实现“一线课堂”分别走进全镇28个社区(村)和规模以上企业至少1次,实现全镇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同时,拓展教学平台,充分发挥“线上党校”信息化、便捷化的作用,精选“一线课堂”优质课程上传,积极利用“线上党校”微党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力争实现“一线课堂”资源共享,基层党员干部齐参与、全覆盖。
新闻推荐
“平安18节”成交额再创新高 截至1月8日已累计成交2.18万亿,同比增长28.23%
1月8日,中国金融界的“双11”年度盛会——“平安18节”迎来爆点日,截至当日16点实现单日成交额达181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