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积极归因 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考好期末考,开心过新年。”相信在期末考前不少家长都喜欢这样“鼓励”孩子。孩子也由此将“好成绩”与“开心过年”联结起来,认为只有考得好自己才能开心过年;如果考不好将受到责备,要过个“伤心”年。这种想法在激励孩子的同时,也会让他们产生过度看重考试结果的巨大压力。
面对考试成绩,好与不好都需要分析原因。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考得好是因为这次的试题简单,于是告诉孩子不能松懈;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考得不好是因为孩子能力有限,于是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提升能力;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考得好不好和他的努力有关,于是考得好他们会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考得不好也会简单地认为是孩子不努力,埋怨孩子。由此可见,不同的归因方式,会让我们做出不同的行为决定。因此,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关键是要培养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产生这些行为和结果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和动机强弱。人们对一件事情成败原因的分析归纳为六个原因: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状态和其他因素。积极的归因模式是:将事件结果归因为努力,因为努力是唯一具有可控性的因素。这样的归因模式可促使人们在成功时具有更高的自信心,失败时则倍加努力。但也不能只单一地归因为努力,如果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考好,此时就需要引导孩子从方法、技巧归因,我们倡导多元的积极归因。消极的归因模式是:成功时将结果归因为运气,失败时将结果归因为能力,这样的归因模式会导致人们减少对成功的期望,容易灰心丧气,也不愿付出努力。
考试成绩出来后,孩子可能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考试成绩理想,一种是考试成绩不如意。对于这两种结果,此时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进行多元积极归因。当考试成绩理想时,家长与孩子分析考好的原因:是因为考前做好了充分的复习准备还是因为这学期的学习认真投入等等。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次失败是否因为考前没有复习好或是因为这学期没有努力学习导致的。如果孩子已经非常努力学习,可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此时家长不应继续引导孩子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努力,否则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强其挫败感,慢慢地孩子会产生自卑感。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可引导他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学习方法、应试技巧、身心状态等方面,如:可能是还没有掌握这次答题的技巧、可能是刚好没有复习到某些知识点、可能是考试时太焦虑了……这样的归因会让付出努力的孩子面对失败不至于太过自责,有利于维护其自信心,让孩子对将来的成功仍抱有期望。
积极的归因模式促进人们积极行为的产生。要让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对考试成绩进行积极的归因,从而更好地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激励孩子不断努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彭如心
编校:本报记者张理萌
新闻推荐
东莞去年共办理工业项目提容150宗 减免土地出让金约34.6亿元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2020年至今,该局共办理工业项目提容150宗,累计增加厂房建筑面积561.8万平方米,减免土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