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镇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 黑臭水体变清水 村居环境提品质
位于水边村的淦田排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日夜不停地运转着,经过十余道流程后,成功将污水变成清水;淦田排渠得到清水补充,一改往日黑臭现象,成为村民灌溉农田的水源;东引运河二期工程进入最后施工阶段,年底即将完工验收,届时横沥市民又多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东莞打响治水攻坚战以来,横沥镇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加快推进内河涌水环境整治,通过加强排污口整治、建设截污管网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景观提升工程等措施,河涌水质趋向清澈,沿岸碧道建设连通后,将打造成市民喜爱的休闲活动场所,进一步增强市民对治水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
“黑水河”变成农田灌溉水源
12月18日上午,从新铺就的水泥路驶进水边村,路旁的稻田在秋收后只剩下光秃秃的禾秆。道路另一旁,淦田排渠从这里流过,虽然已是冬日,排渠水位与平常相比却没有降低。这与紧邻排渠建起一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密不可分。
淦田排渠起于水边市场,流经水边村民居住区域,最终汇入仁和水,全长1.6公里。从前,该市场产生的污水、沿岸村民的生活污水等都直接排入排渠,造成水体黑臭,长期为劣Ⅴ类水。不过,到了今年7月,淦田排渠成功消除黑臭,8月底时达到了Ⅴ类水标准。其中的转变有什么原因呢?
在淦田排渠旁边,一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矗立在眼前,排渠水质实现从劣Ⅴ类到Ⅴ类的转变,与它的建成运行密不可分。淦田排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于今年6月中旬开工建设,经过主体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后,9月底达标排水。
走进设施内部,集水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等十多个池子依次排列。此前水边村已建设截污管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从管网输送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在每个池子进行不同的反应。经过十余道流程后,污水消除臭味,变成清水。目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日均污水处理量为5000m3,排放标准达一级A,而达标后的水作为生态补水,直接排进淦田排渠。
“以前排渠水质黑臭严重,村民根本不会靠近排渠。现在不同了,水质变好,大家为了方便取水,都用排渠水来灌溉农田了。”水边村干部吴焕淦对记者说。在水泥路与农田之间,一条水沟便是村民们储水的“容器”,即使遇到天旱,村民们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农田。
经过水利工程、截污工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引水活源等整治措施后,淦田排渠水质已长期稳定在Ⅴ类水标准。下一步,水边村计划对排渠周边景观进行改善,结合精品示范村建设,充分利用周边农田,打造成村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与水边村一个响亮的品牌。
景观提升,打造市民休闲好去处
在东引运河二期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现场负责人胡浩广正与同事巡查施工情况。记者了解到,东引运河二期工程是市镇两级共同打造的一河两岸景观长廊重点工程项目,其建设内容是对仁和水汇入口至广深铁路桥河段两岸进行达标建设及道路景观建设,其堤防设计总长4332米,具体包括道路两侧人行道及绿化、顶堤休闲步道及景观建筑设施、亲水休闲步道平台等。
这一项目于2019年9月正式开建,目前已完成投资额的98.5%,预计本月底完成全部项目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运河两旁人行道、堤顶休闲步道已建设完工,照明路灯沿线分布,面对运河,栏杆外的花儿迎风招展,还有锻炼结束的市民,闲坐在岸边的亲水平台上。据介绍,项目建设完成后,二期工程将与一期工程实现连通,休闲步道长7.5公里,运河两岸的景观进一步提升改善。
“目前,路灯在傍晚已经亮起,周边群众开始沿着步道散步、锻炼,相信项目全部完工后,能吸引更多群众往这里聚集,打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胡浩广说。
河涌整治是横沥镇落实河长制工作的重要任务,2020年全面加快推进河涌治理,全年整治的22条内河涌已全部消除黑臭,并争取全部达到Ⅴ类水。在污水处理方面,目前,横沥镇建设的水边、山厦、田坑等8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投入运行,污水处理量达6.1万m3/天。为了落实河道长效保洁机制,该镇19个村(园区)定期开展“河道保洁日”活动,清理范围覆盖全镇河道(水库),累计清理垃圾超过30吨,参与近3000人次。
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横沥镇注重水环境污染治理、认真推进河长制工作密切相关。在日常巡查中,各级河长积极履职,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横沥镇镇村两级河长落实巡河1429次,解决问题1156个;民间河长落实巡河1001次,解决问题92个。解决问题涵盖企业污水偷排、河道水面及河岸垃圾清理、河堤违法占用等。
新闻推荐
东莞时报讯昨日,松山湖城市候机楼至广州机场大巴专线正式开通,进一步加强松山湖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交通联系,更好地满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