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里的“以情动人”和“以文化人” 一个中职音乐教师的追求

东莞日报 2020-12-22 10:36

■康莹老师在上课

通过音乐,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祖国,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这是一位从事中职公共音乐课教学16年的老师的使命感。她认为,中职公共音乐科教学应当肩负起中职学生民歌学习氛围的建设重任,结合现代中职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手段,让美丽的民族音乐之花绽放新的色彩!

正因这份使命感,这位老师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研路上坚持不懈,继2013年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和说课大赛一等奖后,再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情景创设

让学生先体验美再学习

这位老师是来自东莞市经贸学校的音乐教师康莹。在她看来,中职的公共音乐课是中职学校进行美育、德育的重要“阵地”,其要务是要让学生通过公共音乐课堂得到美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学习的兴趣。因此,康莹老师对上课的教学方式非常看重。“让学生找到美的体验,老师用什么方法非常关键,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孩子们不仅感受不到美,还会抗拒你的课。”康莹的做法便是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丰富的民族音乐作品素材为载体,以多环节、多角度、多感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沉浸体验式学习中丰富民族音乐知识,提高演唱技能,理解作品内涵,得到美的熏陶。

情景创设是康莹采取的方法之一。她介绍,比如要教学生唱一首陕北民歌,那么她会提前在教室按照陕北的民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来布置教室环境,用上陕北特色的辣椒串、玉米串、斗笠、草帽以及军队背包,“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浓厚的陕北的革命文化和民俗文化,让他们置身其中后,再来唱红歌,孩子们就能充分地融入到文化中来,也能感受到美的体验。”康莹说。

此外,在教师和学生的音乐展示上,康莹也经常采用互动的方法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比如《春江花月夜》这首歌曲,找老师通过手风琴现场演奏,让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旋律美和音乐美,这比直接放音乐和PPT的效果好很多;再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演唱,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对音乐的美感带入到作品赏析中,就能非常高效地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老师的教学目标。”康莹说。

用情打动学生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民族文化的东西,如果直接说,会很枯燥,孩子们上课也会烦躁。”康莹说,想要把民族和家国情怀植入孩子们的教育,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载体。在她看来,民族音乐就是这样一个介质。

民族音乐作品来自于人民的劳动生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感。康莹从学情出发,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素养需求,依据学生上传的反馈数据等,选取适当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外延。比如,要教学生赏析藏族民歌《天路》,康莹会让学生先分组了解和调查藏族地区人们的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让学生用自然的方式从变化里感受民族大团结,“不用说教,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康莹说,在此基础上,再以音乐知识为内线分成一个个小主题,每个主题内容都由不同表演形式的优秀作品综合呈现,让学生在一个个交叉立体的音乐知识空间内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好与魅力,“学生们普遍反映因为喜爱多彩多姿的民族音乐,而更加热爱美丽而伟大的祖国!”

新闻推荐

同心奔小康 共享好生活 塘厦林村从传统贫穷村落发展成富足安康的现代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航拍美丽林村社区塘厦供图走进塘厦镇林村社区,高大整齐的林村公寓,足以让人窥见这里的幸福小康生活。科学前瞻的规划、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