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 共享好生活 塘厦林村从传统贫穷村落发展成富足安康的现代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走进塘厦镇林村社区,高大整齐的林村公寓,足以让人窥见这里的幸福小康生活。
科学前瞻的规划、美丽现代的人居环境、蓬勃发展的产业、多姿多彩的生活……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村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一个传统的农田稻海、山丘果林的村落,发展成为高楼林立、富足安康的现代社区。
生活在社区里的人们,也实现了多样化角色的转变,从农民到居民,到房东、车间工人、商人、企业主,到社区志愿者、义工等,他们是小康生活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也是发展成果的受惠者,他们携手同心铺就奔康路,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安居乐业】
住上公寓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现在的林村,早已是东莞小有名气的“小康村”。2019年,林村社区村组两级总收入2.83亿元,村民的收入自然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改革开放前,这里还是一个“林村煲仔化,有仔没人嫁”的穷村落。改变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活了林村的土地,香港商人当年在林村开办了第一家来料加工的手套厂,随后各种工厂和企业不断涌入,林村从此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之路。
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的村委领导提出统一规划修建住房,征得村民同意后,第一期公寓于2002年动工,目前第五期公寓已建成。
林村公寓占地15.6万平方米,社区的6600名户籍人口基本都住进了公寓,是东莞目前规模最大、入住人数最多的村集体公寓。
经过几十年改革发展,林村现有西湖工业园、新太阳工业城、新亚洲工业区、中心(里牙塘)工业区四大工业园区。林村现有企业330多家、个体工商户2000多家。
村民变居民,如今的林村居民平均一个4口人的家庭,年均收入10万-20万元,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
林村还以教育促发展,每年给予户籍学生教育补贴约300万元。据统计,林村考上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的孩子有843人,近半的孩子毕业后回到林村或者镇区工作和生活,成为林村后续发展的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
前瞻规划推动可持续发展
上月,林村“里牙塘工业区、西湖工业区”连片厂房更新项目前期服务商签约,计划建设新型智造产业园区,形成产业、居住、公服配套产城融合区。
同样在林村大地上,备受瞩目的省、市重大项目塘厦东益新能源汽车产业总部项目(东益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
这是林村产业兴旺的可持续发展的缩影。
从东部产业集聚区,到村域核心的居民生活区,再到西部生态农林区,今天的林村,格局规划整齐,有集居住、商业、工业于一体的中心片区,集汽车销售、工业于一体的东部片区,以及以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为主的科创产业基地北部片区。
这得益于林村前瞻的眼光和发展规划思路。1998年,林村聘请专家对该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将整个林村规划成五大板块: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新经济区和农田保护区。
这个规划成为林村的发展蓝图,推动林村经济社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进入21世纪,林村大力推进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商业并重转变,实现村、组两级经济共同发展,先后建成了四大工业园区以及农民公寓、林村广场、办事中心、文化中心等设施。
今年3月,林村又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林村社区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进行规划,重点打造市乡村振兴项目特色精品示范村。
【共建共享】
荣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日子越过越殷实的林村人没有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社区不仅修建了政务服务大楼、党建主题广场、村史馆、文化会客厅、党群活动区、龙狮雕塑园等配套设施,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党群活动区共三层,建筑面积有3000平方米,设置了图书馆、党建书吧、电子阅览室、四点半学堂等。
林村不仅在传统节日开展迎春运动会、篮球比赛、歌唱比赛、少儿才艺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每月还制定“文化菜单”,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选择、参与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社区定期开展惠民活动,如每天的四点半学堂让很多工薪家庭受益。
随着林村品质生活的提升,居民们开始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参与。林村建有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每季度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关爱困难异地人员及其子女活动等。据统计,林村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000人次,合计服务时数达13500小时以上。
如今的林村,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林村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122项市级以上荣誉。
“数”说林村小康
林村2019年村组两级总收入2.83亿元。
林村公寓占地15.6万平方米,6600名户籍人口基本都住进了公寓。
林村现有企业330多家、个体工商户2000多家。
有西湖工业园、新太阳工业城、新亚洲工业区、中心(里牙塘)工业区4大工业园区。
现有公办学校1所,民办学校3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4所。
林村社区政务服务大楼设有13个窗口引进多台24小时自助办理机。
社区连续多年每年投入500万元左右打造民生微实事。
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000人次,合计服务时数达13500小时以上。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蒋幸端通讯员石碣宣)记者昨天获悉,石碣镇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3000亩“工改工”改造升级。目前,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