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想要“美味+美好” 请尝中堂特色咸丸和冬团

东莞时报 2020-12-22 10:26

社工和志愿者将亲手做的“爱心午餐”送到高龄老人家中 石碣供图制作好的咸丸咸香软糯,美味可口中堂特色咸丸,食材相当丰富新鲜出炉的冬团表层松软,馅料甜而不腻 本组图片均由中堂提供

东莞时报讯昨日是冬至。正所谓“冬大过年”,在不少东莞人眼中,冬至比春节更加重要。在这一天,许多东莞人一定要吃上中堂特色的“咸丸”“冬团”。

冬至里的应节食品,满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而在中堂,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亲戚好友围在一起,捧着新鲜出炉的、暖呼呼的“冬团”和“咸丸”,以团圆吃喝的方式来迎接冬至,边品尝边说笑,美味又温馨。

家家户户有独特“咸丸秘方”

吃“咸丸”是中堂人冬至的标配。中堂的“咸丸”极富水乡特色风味。早前有电视台的美食栏目专门寻味而来,到该镇鹤田村的一家乡村食店,特意作了美食专题报道。在冬至的中堂,家家户户都会做“咸丸”,或者在本地餐馆里,都能吃到这碗地道的美食。中堂“咸丸”不仅只有白白胖胖的“咸丸”,还有琳琅满目的配菜。上桌一大锅,热气腾腾,有菜又有主食,丰富极了,吃上去简直不要太过瘾。

中堂特色“咸丸”用糯米粉做的汤圆,配以鸡肉、瘦肉、娃娃菜、腊肉、白萝卜、咸菜、鱿鱼、虾干、蒜苗等,食材相当丰富。而且在中堂,基本上每位主妇对做“咸丸”都有独特见解,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独特“咸丸秘方”,虽然配料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冬至那份家人团聚的味道。

据有经验的中堂师奶介绍,糯米丸子揉面粉的功夫很讲究,糯米粉与水的比例、搓丸子的手势、力度、丸子的大小、热水下锅、煮熟后立即捞起放进凉水里面……每一个步骤都影响着“咸丸”的口感,处理完丸子之后,就可以把各种配料先炒熟,然后加入高汤,再把丸子和各种配料一起煮熟,本来简单的糯米丸子融进了汤水的鲜甜,变得咸香软糯,于是就变成了团圆的味道。

“冬团”寓意生活“团圆美满”

对中堂人来说,“冬团”也是冬至的应节食品佳选。

“冬团”以糯米粉包成团,饱含中堂人民对生活“团圆美满”的良好祝愿。

逢年过节,中堂的陈女士和好闺蜜组成师奶团,一起动手做“冬团”这种应节小食,虽然天天忙里忙外,但是她们都很享受这一过程。陈女士说,每年冬至都接到很多“冬团”的订单,她们提前一个月左右就开始做冬团了。除了订单外,也有子女送节要用的,还有朋友相托帮忙做的。

搓粉、揉面、炒馅、捏粉,再把馅料塞进糯米粉团中。用粉团包起馅料,再用蕉叶包起,然后拿去蒸熟。“冬团”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尤其是馅料的制作很讲究。“冬团”有甜和咸两种,甜的馅料是爆米花、花生、糖;咸的馅料是绿豆、眉豆、盐和糖。“冬团”可做成紫红、纯白两色,其中红色皮是由苏木煮水染成的。

据介绍,紫红色的“冬团”是从前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既象征大红大紫、鸿运当头,又可利用苏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湛翠村的村民廖阿婆说,糯米粉加苏木,放一些碱水,就变成粉红色的,蒸熟以后,就变成那种紫红色的“红团”了。

新鲜出炉的“冬团”口感很好,表层糯米粉十分松软,里面的馅料甜而不腻。紫红色的苏木团具有活血清淤和暖胃的作用,看起来喜庆十足,小孩吃了,也有快快长大、健健康康的寓意。

/相关新闻/

石碣的这个冬至很特别

“爱心午餐”暖了老人心

东莞时报讯(全媒体记者袁健斌)“婆婆,这"好味饭"和红萝卜玉米汤刚出锅,饭菜热乎乎的,赶紧吃……”12月19日,冬至来临前,石碣镇鹤田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与志愿者带着亲手做的“爱心午餐”,送到村里高龄老人的家中,温暖也随着这份爱心渗入老人心中。

当日一大早,在志愿者微姨家中,微姨和几名志愿者采购好食材,按照事先分工,大家七手八脚忙起来,洗菜、切菜、炒菜、煮饭,有序进行,忙而不乱。上午11时,他们将烹煮完成的“好味饭”和红萝卜玉米汤分装、打包,随后和社工一起出发,将“爱心午餐”配送到村里高龄老人家中。

记者跟随微姨来到一位老人的家,微姨把“爱心午餐”送到老人手中。“婆婆,祝您冬至快乐,这是我们刚做好的"好味饭"和汤,趁热吃。”老人接过盒饭,开心地吃起来,“饭里面有腊肠,有鸡蛋,很好吃,谢谢你们!”看到老人吃得津津有味,大家抿嘴微笑,心里乐开了花。

“最近天气很冷,我们一直都记挂着这些老人。”微姨说。活动中,社工与志愿者共为鹤田厦村85岁及以上老人送去了40余份“爱心午餐”,在这寒冷的日子里,这份爱心也让老人们倍感温暖。

新闻推荐

东莞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力嘉集团给出自己的答案 建创意文化产业园 走文化加制造之路

■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中的印刷博物馆本报记者唐卓摄从内地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创办,到厚街、虎门、桥头等镇的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