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津评论集《星空与镜子》出版 仰望东莞文艺星空 观照当下社会百态
近日,东莞作家曾海津新著《星空与镜子》出版,该书为2019年东莞文学院文艺创作重点项目结项成果。全书为东莞作家、艺术家作品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文集,从詹谷丰、陈玺、王十月、郑小琼、陈启文、塞壬、黎启天等不同作家及作品入手,以点带面,以体探论,将具体的理论题旨熔铸于文本解读之中,从中萃取出关于文艺创作的独到见解。既从广度上呈现东莞文艺星空,又从深度上观照当下社会百态,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精神与艺术的反思,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据介绍,《星空与镜子》是曾海津的第6本文艺评论集、第12本著作,所评论对象涵盖“40后”至“90后”六代东莞文艺家。书中28篇作品的写作时间跨越15年,所论及的东莞作家作品,大多为各领域中最有代表性者。其中作品,大部分先后刊发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长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评论》《作品》等杂志。
曾海津2002年来莞,先后从事教师、媒体人、文学编辑等多项职业,社会阅历丰富,个人视角敏锐,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级课题,多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东莞市文化东莞专项资金扶持,其中文学评论集《隐秘的对话》被列入广东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并被省作协列入权威选本“广东中青年优秀作家文丛”。
“在当代文坛,文学评论是一种比较寂寞和孤独的行当,在东莞尤为如此。作为评论者,任何时候与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必须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冷静地分析,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曾海津表示,自己一直游走在文坛边缘,《星空与镜子》所选作者作品多为自选,所谈论的话题多为随兴而发,与各种热门话题或人情世故关联甚少。
《星空与镜子》的书名颇具独特,星空代表了人世间所有生命仰首凝望星辰时的单纯,镜子则是人们最常见的生活用品,却映照着最复杂的现实百态,它把形形色色的面庞一一映出,点点呈现。“如果说,东莞文学犹如繁星闪烁的天空,而这本集子则像一面"镜中之镜"。星空与镜子,梦想与现实,这也是我出版本书的初衷。”曾海津表示。
有观点认为,曾海津的文评“像极了一面"镜中之镜",是实实在在地为人生而写作,为现世而点评”。“走进"星空与镜子",既要脚踏实地,又要眼望星辰——这或许是曾海津在这本新书中期待注入的气息,期望树立起一座真正的、从属于人文学者的精神灯塔。”《星空与镜子》序言作者、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副院长俞春玲如此点评。
新闻推荐
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高质量发展 东莞供电局发布《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白皮书(2019-2020)》
东莞东南区供电局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走访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信息技术中心,护航企业用电通讯员林韵摄优化用电报装流程,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