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官桥滘社区胜利涌6消除黑臭初见成效 “环境好了 商铺都好租了”
本报讯“我们社区的商铺,现在非常好租,还没装修就有人来问价了;社区里租客也多起来了,都知道我们这里环境好嘛!”11月17日上午,走在万江官桥滘社区文化广场上,官桥滘社区党工委委员郑日斌,有些自豪地介绍。
胜利涌6从前是条黑臭水河。臭到沿岸居民不敢开窗,黑到村民形容“能写毛笔字”……如今经过整治,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河涌变身休闲好去处
早上10点半,文化广场前的凉亭里,不少居民在此聊天。河水闻不到臭味,微风徐徐、阳光和煦,着实是休闲好去处。
胜利涌6(官桥滘与龙通排站连通渠)位于万江街道胜利围,起始于官桥滘排站,沿环城西路向南,在翰林实验学校南侧折向西,后在清水凹村转向北,最终于龙通排站流入东莞水道。
郑日斌是土生土长的官桥滘居民。在他的记忆里,这条河是童年的最爱:“一到夏天,小孩都跳到里面游泳;大家用的水也是这条河的,早上拿桶打水回家。”
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发展,废水直排,河水逐渐变了颜色。
从前社区居民都说,胜利涌6的水又脏又臭,“黑得都能写毛笔字”,大家都不愿靠近。
向工厂大力宣传环保措施
纳入建成区的黑臭水体治理的河段共1.3公里,河涌平均宽度4-6米,沿线排污口共114个。
“我们社区是很早装排污管网的。”郑日斌表示,大约2015年前,胜利涌6的整治工作已开始。河道两旁大小工厂多,逐家排查、整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胜利涌6旁的一家装饰材料公司,之前印刷油墨往河里直排,河水严重染色。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大力宣传,厂里购置了用水循环设施,将废水收集起来循环利用。“这套设施投资10万,还算是便宜价了。”该厂的负责人张先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今处理一吨水,大约要50元,但厂里用水不会增加,节约了纯净水的用量。如果收集起来让第三方公司处理会更贵,而且排污份额也不够:“这笔投资还是很划算的。”
如今,涌边工业区的废水,经过排污管道,流向南城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消除这项污染源后,胜利涌6的水随外江流入,不再黑臭,显现出清洁面貌。
全天巡河确保长治久清
2019年胜利涌6的整治工作已全部完工,消除黑臭初见成效。万江水务中心工程师梁锦钊表示,接下来的目标是长治久清。除了通过两级河长制度加强巡河,水务中心、市政等也有人专程巡河,保证全天各阶段都有人巡查。
“你看这边、还有那边的商铺,没装修好就有人来问了。现在我们社区的商铺都特别好租,以前这条河太臭,无人问津的。”郑日斌说,现在就连社区里的租客,都比以前多了许多。
官桥滘现在已开展雨污分流工作,眼下河道两岸景观提升工程也正在进行。届时完工后,河道边道路拓宽、种满鲜花,相信会为官桥滘社区更添魅力。
新闻推荐
东莞市稻田迎来候鸟禾花雀 禾花雀已属“极危” 捕杀贩卖将被追责
■禾花雀观鸟协会供图本报讯当北方风雪呼啸时,南方的东莞温暖如春。一群候鸟禾花雀为了躲避风寒,从寒冷的北方不远千里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