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水濂社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9个“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月底开工 整治“脏乱差” 解决“停车难”

东莞日报 2020-11-19 10:49

■南城街道水濂社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图为西湖村村容整洁受访方供图

开展环境整治,清理窝棚,空出来的土地就用来做停车场、公厕、休闲驿站、体育公园等项目……今年以来,在南城街道水濂社区,随着一个个项目正式启动,在社区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一幅美丽水濂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7月,水濂社区还正式确定了19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预计11月底投入建设,力争在2020年底达到“东莞市美丽宜居村”和“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标准。

投入28万元整治“脏乱差”现象

近日,记者走访水濂社区发现,该社区道路干净整洁,杂物乱堆、车辆乱停的现象不复存在。

水濂社区工作人员阿平告诉记者,今年水濂社区全面打响了以“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为重点内容的清洁行动,社区与城管部门展开联合行动,对辖区内的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商业街及大雁塘、瓜田岭、西湖、老围新村等范围的“六乱”现象和“田间窝棚”进行全面清理整治。

“我们主要清理各户人家屋前屋后的杂草杂物和下水道的淤泥,将乱搭乱建、占用集体用地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将道路全都打通。”阿平说,在今年4月至5月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中,水濂社区共整治乱堆放31处、卫生死角13处,清理各类垃圾约2.5吨,拆除违建窝棚约100间,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各条主要干道被打通。

水濂社区还积极整治辖区内的黑臭水体,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推进辖区生活污水接入截污管网工作的同时,落实河长制,每天对河道进行巡查,加强河道保洁,共清理河道垃圾约2吨。“现在河道干净很多了,没有臭味,整个居住环境都变得干净舒适。”住在邓屋的邓先生说。

此外,水濂社区投入专项资金28万余元,大力整治邓屋、瓜田岭等村庄“六乱”现象,共清理杂物和垃圾约210吨,花盆、建筑材料等乱堆放点44处,乱搭建建筑(含鸡圈)25间,卫生死角45处。

700个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

走进水濂社区的西湖、瓜田岭等村庄,记者看到,村口处竖起了醒目的景观石村标,周围荒乱的杂草杂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绿草如茵、欣欣向荣的景象。

据介绍,在整治行动开展前,水濂社区停车不规范,乱停乱放现象随处可见,居民意见非常大。为了缓解停车难题,还路于民,水濂社区推动各村科学划分停车位,利用集体闲置地建设生态停车场,不仅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问题,保障了各村交通畅通,还增加了集体收入。

目前,红棉路停车场、老围新村前停车场已进入施工阶段,九里潭以及邓屋生态停车场已纳入了“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这些停车场全部建成以后,有望为社区提供约700个车位。

记者还了解到,文化长廊、大雁塘文化墙、水濂村史馆、大雁塘老人活动中心等19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完成设计、预算阶段,目前进入财审,预计到11月底可完成公开招标,进入建设当中。

此外,水濂社区还不断推进圣茵园农业观光项目、“水濂小镇”商业项目和乐民游艺园旅游项目等绿色产业发展,利用田园风光、民俗风采、人文历史、农业科技等资源,打造“寻山赏水”“文客风尚”“农科魅影”等三条极具特色的游径,将社区内的点点风景串成线,推进产业振兴,力争在2020年底达到“东莞市美丽宜居村”和“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标准。

新闻推荐

道滘人大打造《代表关注》栏目,为代表履职赋能 知责尽责履责 办好民生实事

■在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602路公交延至大罗沙村,解决了学生上学的出行难题通讯员刘建怀摄小慧是道滘中学初一学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