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鸣凤小学特色实践课程已推行九年 在菜园里体验 在劳动中成长

东莞日报 2020-11-19 10:42

■鸣凤小学组织学生们开展农耕劳作大朗供图

在大朗镇鸣凤小学,有这么一片土地,承载着学生们的美好期盼。里面的植物在同学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这片土地就是蔬菜基地“凤耕园”。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2011年秋季,鸣凤小学自建蔬菜基地,开设特色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蔬菜世界中学习,在劳动里成长。依托“凤耕园”,该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教研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绿色生态课程校本教材》荣获广东省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开心农场,开心成长”项目也荣获2019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成果奖。

让教育“接地气”

在大朗镇鸣凤小学的蔬菜基地“凤耕园”里,一年级的学生正在认真翻土除草,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但神情专注,态度认真。一旁的实践老师,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学生们进行口头解答和亲自示范。

2011年秋季,为了更好落实课程育人,对学生进行更“接地气”的教育,大朗镇鸣凤小学将校内花坛区域改造成为劳动基地,并命名为“凤耕园”,旨在让众多的雏凤在这里从事种植劳动,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凤耕园占地5亩,其中的土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班的“责任田”,一类是后勤人员的“示范田”。两类土地相辅相成,共同服务育人。

凤耕园已经成为学校主要的劳动课堂。自2011年起,鸣凤小学师生已经经营凤耕园9年之久。在学校每周开设的两节劳动教育实践课上,学生们纷纷扎进田里耕种“责任田”。他们在这里学习栽培技术,进行系列劳作活动,并将劳动成果与家人一起烹饪分享。踊跃和快乐的参与,让求知习技、健体育德、成长进步变为现实。

依托蔬菜基地,该校开展了“艺农采访”“蔬菜种植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此外,学校还会不定时地发一些菜苗、种子让学生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过把“耕种瘾”。

凤耕园结出累累硕果

据悉,大朗镇鸣凤小学在起步阶段挑选了12名教学骨干,组成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开展相关教学,进行教学研讨。然而万事开头难,即使大家都知道耕田的基本步骤,但是怎样把农耕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却是个难题。因此,该校聘请了后勤人员担任各班劳动教育辅导员,大家一起研读种植和劳动教育方面的书籍,并确定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一、二年级以认识花草树木、蔬菜名称为主;三、四年级学习种植的基本过程;五、六年级学习播种、移植、施肥、防虫等整套劳动技能。

该校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活用东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六课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合作与研讨,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编写校本教材《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绿色生态课程校本教材》供学生实践学习,让菜地里的趣味实践课程成为该校的特色课程项目。

近年来,该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的课例、论文和教学设计等分别在省、市评比中屡屡获奖,科组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教研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绿色生态课程校本教材》荣获广东省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开心农场,开心成长”项目也荣获2019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成果奖。

新闻推荐

厚街新围社区50多亩稻田迎来秋收 千名学生体验农耕乐趣

同学们走进稻田体验农耕乐趣通讯员罗志高摄金灿灿的稻田,粒粒飘香的稻谷。11月17日,厚街新围社区将荒地改造而成的50多亩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