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桥头举行《荷风》2020年秋季改稿会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邵锦烺 桥头宣
11月14日上午,《荷风》2020年秋季改稿会暨郭晓霞小小说创作讲座、“广东美塑杯”东莞市第十二届小小说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东莞市桥头镇文化服务中心举行。活动邀请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联《小小说月刊》杂志社主编、编审郭晓霞主持改稿并讲座授课。桥头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文化服务中心、文联、作家协会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荷风》改稿会已连续举办9届
据介绍,《荷风》改稿会已连续举办9届,受到全国小小说界专家学者、作家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好评,已成为桥头日益重要的品牌文学活动。活动除吸引本市小小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外,还受到市外小小说作家的追捧和桥头本土师生的关注,魅力无限。桥头镇中心小学、第四小学、第五小学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申平、秘书长胡亚林先后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本次改稿会共收到23位作者的37篇优秀作品,郭晓霞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对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一一耐心指导。她认为近年来桥头小小说取得了可喜成绩,佳作频出,成果丰硕。这次的改稿会提交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主题选择、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都显示了桥头小小说作者的创作实力。尤其是积极创作以“抗疫”为主题的作品,体现出桥头小小说作者对现实保持着高度敏感,表现了小小说创作的源发性和自觉性,同时也再次彰显了小小说文体优势。
会上,郭晓霞还作了《主题创作的缺失和规避——以“抗疫”小小说为例》的专题讲座,全面梳理和总结了抗疫主题小小说创作中存在的脱离主题或主题不清、虚构脱离现实、人文精神缺失等7个方面的问题,并从求真、创新、行远三个方面提出规避策略。改稿和讲座后,郭晓霞还回答了小小说创作基地会员的提问,她认为基地会员葆有崇高的文学理想,创作热情高,创作氛围好,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提升,全国小小说“桥头模式”成果丰硕。
讲座结束后,桥头还隆重举行了“广东美塑杯”东莞市第十二届小小说创作大赛颁奖仪式。据介绍,9月6日,“广东美塑杯”东莞市第十二届小小说创作大赛在桥头镇举行了评审会,本届以“抗疫”主题为评选标准,经公平、公开、公正和权威评审,最终,刘庆华以《疫中缘》荣获一等奖,刘枫、白茅、姜帆的作品荣获二等奖,秦兴江、张德东、朱俊旗、周丽君、陈苑辉的作品荣获三等奖,陈洪柳等10人的作品荣获优秀奖,各奖项均无空缺。
桥头着力打造文化强镇文学重镇
近年来,桥头镇着力打造文化强镇、文学重镇,以小小说创作基地为依托,通过文艺基地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文艺精品扶持、文化品牌打造等措施,开展“八个一”工程建设,小小说进校园、进企业培训讲座活动,举办东莞荷花文学奖、全市小小说创作大赛、扬辉小小说奖、《荷风》改稿会等活动,使得桥头镇的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文学果实硕果累累,东莞文学“桥头模式”和全国小小说“桥头模式”成效显著。
其中,小小说创作基地刊物《荷风》先后荣获中国品牌内刊优秀期刊奖、全国优秀品牌内刊百强等荣誉,创刊7年来,200多篇原载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等权威选刊或选本转载,全国影响力与日俱增,《荷风》曾被中国当代小小说文体倡导者杨晓敏先生盛赞为“全国业界大刊名刊”。
今年,桥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扬辉小小说奖”,为小小说的探索、创新、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该奖项总计有30个获奖名额,实际获奖名额28个,桥头共斩获8个。第二届“华通杯”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双年奖(2018-2019年度)评选揭晓,刘帆、刘庆华、赖海石3位桥头作家荣获省小小说双年奖。桥头广大文艺工作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小小说月刊》《小小说选刊》《山西文学》等重要报刊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400余篇(件),获奖40多个,成绩斐然。
东莞市小小说学会落户桥头2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1200余篇,获奖100多个,以桥头为引领的东莞小小说在全省实力强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新闻推荐
■采集测试样本■邓雄彪在工作中■值守在工作岗位的马少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谓是最美逆行者。他们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