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中心小学打造“融汇”教育品牌 童趣校园育“五会”学子 让每个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

东莞日报 2020-11-17 10:53

■学校秉承“教师成就学校”的管理理念,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机遇、搭建平台■丰富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想所爱

“校园处处是细节,充满着童趣,学生们笑容满面,活力十足,很享受学校的生活。”“多元化的课程,每个学生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老师上课富有激情,学生投入,这是真正的融汇教育。”11月13日,万江中心小学“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展示”活动上,前来观摩的专家、老师和家长纷纷点赞。

建校超过六十年,万江中心小学拥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2019年,万江中心小学成为东莞市第二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学校以“融汇教育”为办学主题,走出一条“主题特色化、文化物象化、课程模块化、管理规范化”的品牌培育之路,以打造童趣校园、达美德育、汇智课程为抓手,培养“五会学子”“五会教师”“五会家长”,构建“一学科一品牌”,努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个学生在万江中心小学受到最适合的教育。

绿茵场上展学子活力,丰富课程体系助娃找方向

运动场上,千名学子整齐列队。伴随着广播里的音乐声,学生脚下的足球“乖乖”听令,以一套流畅动感的足球大课间,花式灵动的足球技巧,带给观者极大的震撼。

作为广东省足球校园推广学校,万江中心小学努力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校长吴月珠说,学校开展足球普及教育,实施“足球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有一节足球课。此外,充分利用周一至周四的大课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足球运动训练。

“每位学生都掌握基本的足球知识,具备简单的足球技能,在足球场上都能体验足尖上的快乐。”吴月珠说,今年10月校本足球课程教师读本《绿茵希望》已经刊印,有效推进“快乐足球”品牌建设。

目前,万江中心小学办学规模为51个班,2494名学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超大规模的学校,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最适合的教育呢?万江中心小学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融汇教育”课程体系。诸如线描社团、竖笛社团、粤剧社团、网球社团、英语话剧社团、金话筒社团、程序设计社团、手鼓、小水滴乐团、泥娃娃村……丰富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想所爱。

展示活动上,学生们也带来他们的表演,手鼓与舞蹈表演《没有硝烟的战争》、粤剧选段表演《游园惊梦》、英语话剧表演《白雪公主》、创意线描、书法展示等,学子用他们充满着自信、欢乐、童趣的笑脸诉说着在这个校园里的满足与幸福。

校园处处是暖心细节,学生专属童趣乐园

走进万江中心小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校园里处处充满着暖心的细节。

超过5000平方米的T形中心广场,可满足3000人集会。中心广场内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大榕树、凤凰树、木棉树下,同学们可以阅读、下棋、休闲;有长达326米风雨连廊,将润正楼、润泽楼、润明楼、润德楼,四栋教学楼连成整体,每逢佳节,连廊成了传统节庆文化的欢乐海洋;小书吧、融乐园、融趣园,成为师生们休闲阅读,快乐玩耍,学习社交礼仪的重要场所。

新建教学楼、体育馆、增加科学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升级电脑室、更换一体机……教学现代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校园里的融乐园和融趣园,让你流连忘返;近1000平方米的家长等候区,体现融合教育的豁达;更新导视系统,建成小书吧,让课室、楼道、走廊都会“说话”,就连水管上都是孩子们自制的泥捏设计。

学校还创设了“儿童化”的校园活动,有汇智读书节、活力体育节、焕彩艺术节,也有筑梦前行开笔礼、国庆节“少年强则国强”活动等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仪式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6个市先进教研组、3名市学科带头人、13名市教学能手、12名街道学科带头人……这一个个数字背后,展示的是学校雄厚的教师团队实力。秉承“教师成就学校”的管理理念,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机遇、搭建平台,让教师不断得到锻炼,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也迈上了“快车道”。目前,学校通过特色项目的打造,基本形成“一学科一品牌”的局面,让课程从多元化走向个性化,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校长访谈

融合力量汇聚智慧

实现培育“五会”学子梦想

东莞日报:学校以“融汇教育”为品牌特色,您是如何理解“融汇”两字?

吴月珠:万江中心小学与众水合一、江河汇聚的东江为畔。水,博采众长,滋润万物的特性启迪了我们。融汇教育追求童趣,追求融合力量、汇聚智慧,追求“一学科一品牌”,以实现培育“会微笑、会生活、会学习、会才艺、会健体”的“五会学子”的教育梦想。在实现“一学科一品牌”构想的过程中,让每个教师在品牌培育中找到存在感,让每一个孩子对未来有充分的选择空间。这是融汇教育的核心要义。

东莞日报:融汇教育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吴月珠:童趣,是融汇教育第一追求。童趣校园的打造包括“物象化”的校园建设和“儿童化”的校园活动。品牌培育在学校软件上提质,万江街道也在硬件上给予支持。2019年起,投入超过4500万元,对学校进行改建和扩建。让“融汇教育”在视觉中可知、可感同时,逐步体现岭南水乡文化的境界与内涵,营造独特的岭南水乡校园之美。

同时,课程化的达美德育、“一学科一品牌”的汇智课程与“五会学子”的评价形成体系,陪伴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时空。融汇教育从儿童成长的规律出发,尊重天性,激发兴趣、润泽心灵、点燃智慧,成就每一个孩子。

东莞日报:融汇教育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吴月珠:2019年、2020年是万江中心小学走过的不平凡两年。融汇教育的核心理念、文化体系、课程建构已经成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未来,万江中心小学是万江教育扩容提质的中坚力量。2021年9月,新建成的教学楼和体育馆投付使用,最高容量将会达到72个班。这样的教育体量,需要我们从管理模式、文化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培养上,与之相匹配,做到扩容与提质并驾齐驱,这是融汇教育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自我重塑方向。我们将根据孩子成长需要和学校发展的趋势,以课程建设为“体”,以童趣校园与达美德育为“翼”,不断优化融汇教育的“一体两翼”,实现培育“五会学子”的教育梦想,为教育均衡化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沙田镇中心小学开发文化资源,搭建实践平台 打造咸水歌特色非遗课程 多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沙田镇中心小学将咸水歌作为特色校本课程本报记者赵浛锐摄■老师在为学生编排咸水歌搭配的舞蹈■同学们正在排练咸水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