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乡贤德艺情怀 触摸莞邑人文根脉

南方日报 2020-11-13 06:52

“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展厅。赵国超摄

《栾书缶》。国家博物馆藏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右二)为容庚先生家属容璞(左二)、容珊(左三)颁发捐赠证书,左一为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右一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赵国超摄

容庚《金文编》手稿四册。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藏

展厅中的容庚生卒年表。赵国超摄

徐熹作容庚像。莞城美术馆藏

孕育制造业之都的土壤,必然蕴藏着繁固的人文根脉。11月3日,“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容庚及其儿女捐赠的近300件青铜器、书画、信札等收藏精品,架起了北京与东莞人文对话的桥梁。

1922年,28岁的容庚带着《金文编》北上求学,受到罗振玉赏识,罗振玉将容庚推荐给马衡后,容庚被破格录取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第二期研究生,开启了他的学者生涯,于1941年完成著作《商周彝器通考》。能在北京这个影响容庚的学术积累、文物收藏最重要地方,举办回忆其学术、收藏生涯的展览,亦是后人对容庚最深切的怀念。

期数:655期

策划统筹:曾理

采写统筹:张珊珊

执行:张晓敏李彤晖

龚艺超张筱云

新闻推荐

生态环境专管员协助治水 网格化管理改善市容市貌 樟木头力补短板打造“明星镇”

樟木头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在检查企业污水废气处理情况。南方日报记者孙俊杰摄今年国庆中秋节前夕,东莞首个省市合作共建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