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建增福祉 提升品质惠民生

东莞日报 2020-11-06 10:51

苍蝇不见了,臭味没有了,垃圾箱体干净了……每月一次的“洁净月考”,“红黑榜”备受关注。在今年8月的“洁净东莞指数测评”中,长安东门路01号垃圾中转站登上了红榜,这是长安镇用“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长安镇中心广场14号公共厕所、茅洲河(长安段)也分别上了5月、9月的“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红榜。

东莞洁净月考“红黑榜”,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风向标。各镇街、村(社区)在精细化管理上行动如何、效果如何,都会最终通过“红黑榜”呈现出现。而以“红黑榜”为参照标准,全市各镇街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取长补短,将城市品质提升做细做实,上了“红榜”的要继续做好,上了“黑榜”的则要加快整改,全市城市精细化“竞技”的氛围初步建立,以评促建的成效逐步显现。

长安屡登洁净月考“红榜”,说明全镇精细化管理正在扎实推进,并且取得了明显成绩。上文所讲的长安上榜的3个项目中,茅洲河一度是全市水污染治理的“老大难”,但是,经过数年治理,如今的茅洲河,初步实现了河清岸美。因此,茅洲河登上东莞洁净月考红榜,可谓实至名归,也殊为不易。而另一个项目垃圾中转站,也一度是市民诟病的卫生黑点,各类垃圾集中之地,保持干净整洁的难度本来就大,但是,长安经过细化各类措施,垃圾中转站苍蝇不见了、臭味没有了。以此类登上红榜的项目为缩影,长安敢啃卫生整治“硬骨头”,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品质增内涵向纵深推进。

精细化管理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很多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毋庸讳言,很多精细化管理涉及的问题,都是城市管理中的“痼疾”,一些领域的“脏乱差”问题给市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市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市民的“烦心事”“操心事”,就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事,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回应市民诉求,将这些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就是城市精细化的着力点。以洁净城市“红黑榜”为参照,以市民的真实感受为旨归,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舒心、便捷,就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目标。

精细化以评促建,提品质增进福祉。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包括长安在内,东莞已经逐渐迈入城市化中后段,以精细化管理等为手段的品质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初期的发展红利,主要表现为数量型扩张,包括产业聚集、就业增加等。那么,城市化中后段的红利,则更多表现为品质内涵提升、民生福利提升。建设“湾区智造之都、魅力品质长安”,在精细化管理中提品质惠民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推荐

新诗集《白鹭飞》面世,长篇历史小说《黄兴》完稿 刘大程:做有灵魂的写作者

来莞工作生活20年,作家刘大程在东莞这块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感受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用一首首诗歌、一部部长篇小说记录留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