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心愿 一月内实现 东莞市“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获省市直机关第八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奖

羊城地铁报 2020-11-04 05:01

电视机送到了老人的房间,赵伯的小心愿实现了。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满元

“"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是今年东莞市政府1号文部署的工作任务,也是东莞市民生保障领域的一大创新之举!”昨天下午,在东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民生大莞家”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黎雪琴介绍说,为此,该局及时推出了“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身边的“小急难”,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极大增强了东莞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此,该项目被省民政厅作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经验推荐至民政部,并获得省市直机关第八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奖。

“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获省厅推荐

据黎雪琴介绍,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东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提出“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抓起,打造民生建设的"东莞样本"。”肖亚非市长在今年的东莞市的民政会议上,提出“以"大民政"理念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民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及时推出“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众身边的“小急难”,做到第一时间摸底调研,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措施,第一时间反馈处理结果,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处理、反馈快速响应机制,构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响应型、服务型政府。

为此,今年,东莞市财政安排1.05亿元、东莞市慈善会出资2100万元,专项用于“民生大莞家”项目办理。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自“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启动以来,东莞市民政局一方面指导全市各镇街利用“民生大莞家”专项资金,采取“莞家速递”方式,对群众提出的“小急难”问题予以快速办理;另一方面,组织建立市、镇两级爱心资源库,采取“莞家直达”方式,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帮扶,将社会力量的关爱直接送到受助对象手上;同时,指导全市各镇街依托村(社区)现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社工服务点建设552个“莞家驿站”,为有服务需求的群众提供专业服务援助,推动“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快速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共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734件,其中102个项目已完成;接收“民生微心愿”诉求758宗,已办结534宗。其中,“民生微心愿”项目通过“民生大莞家”专项资金解决的有96宗,对接现行政策及现有资源解决的共80宗,通过社会力量解决的有358宗。

8月,省民政厅将东莞市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经验作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经验推荐至民政部。9月,“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以决赛第1名的成绩,获得省市直机关第八届“先锋杯”工作创新大奖,这是东莞市近3年来唯一获奖作品,也是东莞市历届参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亮点多多

黎雪琴还告知,东莞“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之所以获得省民政厅推荐至民政部,且获得省级创新大奖,那是因为该项目亮点多多。

其一是拓展服务内容,政策外民生诉求办理从“无”到“有”。

东莞市政府明确了“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服务内容,包括“民生微实事”和“民生微心愿”两大类项目。“民生微实事”是着眼于公众、群体利益的民生项目,“民生微心愿”是着眼于个人和家庭诉求的民生项目,主要是为陷入困境的人员提供生活、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住房等临时救助服务,及为社会大众提供心理疏导、权益维护、安宁疗护等普惠型服务。

其二是整合各类渠道,民生诉求收集从“分”到“合”。

“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整合10多个原本分散独立的民生诉求收集渠道,对接17个部门的42项民生保障政策,建成东莞全市统一的民生诉求收集、处理、反馈机制。群众如果有诉求,可通过市、镇、村三级渠道反映。

其三是坚持“问需于民”,项目确定方式从“下”到“上”。

“民生大莞家”所征集的“民生微实事”项目诉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比如,东莞市大朗镇高英村塘坑一巷道路日常出入车辆较多,但未经硬底化建设,雨季容易积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高英村组织村民召开社区协商会议讨论,决定实施道路硬底化工程。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高英村村民出行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

其四是强化跟踪问效,项目办理时间从“慢”到“快”。

以“民生微心愿”项目办理为例:群众诉求提出后,所在镇街“民生大莞家”牵头部门需在24小时内反馈受理意见,1000元以下的特殊群体帮扶项目及普惠型服务项目直接转由属地村(社区)办理;1000元以上的项目,立刻启动核查程序;10000元及以下的个人急难事帮扶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可以说,“民生微心愿”项目最快可以在24小时内办理完成,最慢也不会超过1个月。而“民生微实事”项目则要求6个月内完工,有效提升了政府为民服务效率。

其五是扩大社会参与,项目办理主体从“少”到“多”。

“民生大莞家”推出后,通过网络渠道认领、慈善项目推介、慈善义举公榜、爱心企业表彰等措施,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认领的方式,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精准对接“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直接帮扶困难群体,搭建受助方与帮扶方相互对接的纽带和桥梁。

比如,东莞塘厦镇组织开展了“纾困暖心行”活动,线下收集全镇困难群体的“微心愿”,定期组织各机关单位、党员和热心人士自愿对信息表内的“民生微心愿”进行认领。蛟乙塘社区的赵伯是低保户,由于腿脚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终日躺在床上,很少与人交流。

添置一部可以看节目的电视,便成为赵伯最渴望实现的一个心愿。在收集到赵伯的心愿后,一个星期的时间,蛟乙塘社区居委会就通过发动社区力量为赵伯完成了心愿。往日赵伯在床上一躺就是一天,抬头只能看到天花板。而现在,电视机送到了老人的房间,赵伯的目光里渐渐有了色彩,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据统计,目前东莞全市“民生微心愿”项目共接受社会捐资捐物(折合)20多万元。

大家如果也想要献出一份爱心,可以关注“莞家政务”“12345”微信公众号,查看“民生大莞家”待认领项目,按页面提示认领帮扶。

新闻推荐

东莞市专项督导组到石排镇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项目中期督导 注重总结工作成效 提炼成普适性经验

本报讯为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和复制推广项目落地工作,10月28日上午,市委政法委三级调研员单志雄率市市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