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横沥)文学创作基地作家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横沥稻香饮食文化中心举行 牛墟风情节迎来诗界“牛人”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黎梓杰
百年牛墟,诗意横沥。11月1日上午,2020年横沥镇百年牛墟风情节开幕,在7天的时间里,有“文明横沥、文体艺术、美食购物、乡村振兴”四大板块、共37项的系列文化、美食、互动活动,全方位展示横沥作为湾区活力生态文明小镇的城市新面貌和民俗特色风情。当日,横沥还迎来了杨克、贺仲明等国内知名诗人、学者和重点刊物的编辑参与活动。
据悉,牛墟风情节开幕当天,由东莞市文化馆指导,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横沥镇文化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东莞(横沥)文学创作基地作家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横沥稻香饮食文化中心举行。会议集中发布了东莞(横沥)文学创作基地刘大程、蒋志武、蒋明三位诗人作家的新诗集,与会诗人学者还就三位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了研讨交流。与会诗人还深入横沥镇村(居)采风,了解乡村振兴的成果。
横沥作家新诗集集中首发
研讨会上,东莞(横沥)文学创作基地三位诗人的新诗集集中首发,包括蒋明的《低吟》、刘大程的《白鹭飞》和蒋志武的《门庭的上方》,并向东莞图书馆横沥分馆、横沥实验学校、横沥远东学校赠送新书,以支持横沥镇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激发市民、学生阅读诗歌兴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据了解,横沥文学创作基地这三位诗人一直活跃在当今的诗坛,创作颇丰,写出了很多精品,且在重点刊物上发表了很多作品,此前均出版诗集多部。其中,刘大程在东莞工作生活近20年,其文学创作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曾获广东省青年文学奖、东莞文学艺术奖、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等。《白鹭飞》是他出版的第五本诗集,在艺术手法上做了多种尝试,是他这些年在诗歌创作上的一个小结。
与刘大程一样,蒋明也在东莞横沥工作生活近20年,曾获得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鲁藜诗歌奖、东莞文学艺术奖等奖项。《低吟》是他出版的第三本诗集,收录的作品均是短诗,是他近年在重点刊物上发表的作品。
而蒋志武的《门庭的上方》是他出版的第四本诗集,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他近年诗歌创作的理想。这部诗集精选收录蒋志武近三年创作的诗歌作品108首,其中不少诗歌曾在全国各大刊物发表,也有部分诗歌是首次呈现。
众诗人学者云集研讨交流
出席三位诗人新诗集研讨会的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杨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仲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编辑隋伦,《十月》杂志编辑李浩,湖南省诗歌学会名誉副会长、娄底市作家协会主席廖志理,成都市作家协会主席、《青年作家》执行主编熊焱,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郑小琼,以及黄礼孩、方舟、唐成茂、远人等知名诗人、学者,他们就东莞(横沥)文学创作基地三位诗人新诗集进行逐一研讨交流。
与会诗人、学者对三位诗人的创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诗歌作品鲜活、接地气、思路广,有力推动了横沥镇诗歌创作繁荣发展,营造浓厚的诗意文化氛围。“刘大程、蒋明、蒋志武三人已经有多年的创作经验,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比较优秀的诗人。横沥镇拥有强大的诗歌创作队伍,在诗歌创作方面成绩也很突出,对当地的诗歌创作发展贡献很大,带动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杨克说,“东莞很多镇街都设立文学基地,但是横沥是其中比较突出的镇街之一,该基地有助于推动横沥、东莞乃至广东的文学发展。”
据了解,东莞(横沥)文学创作基地是东莞市文广旅体局认定的全市50多个重点文艺创作基地之一,聚集了一批作家及文学爱好者,除了本次出版新诗集的三位作者外,还有何冬梅(柯梦兰)、应峰、李日兴、黄雪娇(环佩叮当)、吴基军、周堪李、石建强等,他们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写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横沥文学创作基地作家先后在省级以上重点刊物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超过200篇(首),一批作品入选10多个选本,有超过30部作品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作品创作呈现出多样化、多体裁化,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影视剧本、文史作品等。
近年来,该基地还出现了关注东莞发展和本土英雄人物的宏大题材作品。由刘大程根据东莞本土历史人物袁崇焕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袁崇焕》,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该书共45万字。为了写好这部书,他查阅了超过500万字的历史资料。而由李日兴、蒋明等横沥文学创作基地一众作家结合横沥百年牛墟历史文化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寒溪水暖》正在推进中。基地作家主编的文史作品集《印象横沥》,先后出版了四辑,共计100多万字,深入挖掘了横沥历史文化及先进人物故事,展现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了解横沥讲好横沥故事
当天下午,参加研讨会的诗人、学者还深入横沥百年牛墟、新埠正街、稻香饮食展览馆,以及山厦、张坑、村尾、村头等地参观采风,了解横沥的历史文化,亲身感受当地风情。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横沥,到了牛墟、山厦村、张坑村等地采风。横沥有着400多年的牛墟文化,牛饮食、牛历史等文化已经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希望横沥能在文化创意、生活美学方面对牛形象进行拓展,让牛文化深深融入到舞蹈、文学、音乐、绘画等,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横沥。”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开放大学当代诗歌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中西诗歌》杂志主编黄礼孩说。
横沥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漪舟表示,希望通过组织研讨采风活动,让知名诗人作家了解横沥,触摸横沥改革发展的脉络,探寻横沥文化内核,挖掘横沥乡村之美、人文之美、大爱之美,并以此创作诗文,宣传横沥的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人文历史保护、新农村新文明实践、品质横沥建设等成果,讲好横沥故事,传递横沥精气神。同时,通过知名作家、诗人与本地诗人的交流,搭建横沥与中国文学界和省市文学艺术界对话的平台,尝试开展相关合作的新机制、新路径,同时积累高水平的文艺创作的文本成果。
新闻推荐
华阳湖大桥效果图。日前,随着东莞市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麻涌镇的重点项目也在遍地开花,集中签约或动工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