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采访团聚焦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推广长安经验 精心服务群众
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长啥样?长安镇文明实践活动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值得推广的“长安经验”?为充分展现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进展成效,省委宣传部于10月27日至30日组织省主要媒体赴东莞集中调研采访。10月29日上午,由中新社、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财经等13家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广东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采访团来到长安,采访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近日,采访团先后走进长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长安市场监管分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安中心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地了解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工作,并与镇相关部门座谈,听取长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介绍。
去年12月,长安镇被列为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高品位、高规格推进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着力“共管、共建、共创、共融、共享”,实现“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在试点中融入长安自己的特色,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安经验”,让文明实践工作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
座谈会上,采访团听取了长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计理念和建设工作情况介绍。今年长安把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细抓实,通过在盘活阵地资源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在统筹志愿队伍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谁来做”;在实施活动项目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怎么做”,积极探索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目前,全镇共有1个文明实践中心、35个文明实践站和100个文明实践点,形成辐射全镇的“1+35+100”文明实践网络。作为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利用图书馆原有资源,盘活、整合各方面资源,现场布置围绕长安“山河湖海”的城市特点,结合莲花山、茅洲河等特色来构思,重点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设有传习室、云讲堂、宣讲课堂等功能室,供群众在舒适、自然的环境中参与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采访团一行还参观了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展,并在长安如园观看了大型抗疫题材粤剧《使命》。
现场走访
长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搭建云平台构建宣传服务网络
走进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访团仿佛进入了一个“网红艺术馆”——精心布置的绿植,个性创意的涂鸦,品味独特的设计布局,大家不禁驻足拍照。
“这里的布置和设计都由我们志愿者亲手打造。”镇宣教文体旅游办主任蔡少霞介绍,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位于长安镇图书馆5楼,设有传习室、云讲堂、宣讲课堂、科普课堂、文化课堂、心灵课堂、舞蹈室等7个功能室。整体设计围绕长安镇“山河湖海”的城市特点,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采访团对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盘活、整合各方面资源,设置多个功能室,并供群众在舒适、自然的环境中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边拍边记边采访,并与参与插花、剪纸等活动的市民、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体验感受,深入了解长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有了免费学习插花这样的机会,我们觉得非常开心,而且,这里上课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既可以提高审美水平,又可以丰富业余生活,体验感真的很不错。”采访期间,长安本地居民巫女士说。
“这里环境很好,举办的活动都很有趣。在这次剪纸活动中,我学会了剪花、台灯、小鸭子,原来通过剪纸剪出来的东西这么好看,感觉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很了不起。”参加现场剪纸活动的长安一小学生廖泽诚说。
在实践中心的设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一朵橙黄色的花朵,这是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Logo,它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内部是一颗五角星,象征新时代文明之光;外部围绕的35片花瓣,代表长安镇35个实践站。”蔡少霞解释道。
在实践中心的大屏幕上,文明实践活动的场次、参与人数、各社区活跃程度都清晰地显示在大数据平台。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年活动计划场次4413次,预计参与总人数67万人次。全镇注册志愿者总人数6.6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为66万小时。
长安市场监管分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寓服务于监管化解矛盾纠纷
采访团走进长安市场监管分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观调研,现场观摩该局调解员调解案件,了解该实践站在营造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市场环境,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等情况。
“曾先生,你以后有什么维修建议也可以提,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多做事。”在长安市场监管分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经过办事员邓嘉成的耐心调解,要求保修行车记录仪的宝马车主和车店达成基本共识,双方矛盾在握手言和中化解。
“有调解员在中间缓和,沟通变得愉快了很多。”车店工作人员蔡先生表示。据了解,长安市场监管分局今年初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化解矛盾、防范风险中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市民可以通过拨打12345进行投诉,7个工作日之内我们将受理纠纷,并向双方约定调解时间。”据邓嘉成介绍,调解员将会根据投诉内容查找相关条例,并结合双方陈述事实进行综合考量,给予合理建议,如果符合双方意愿,则视为调解成功。
据了解,今年以来,长安市场监管分局累计处理各类投诉举报1.26万宗,切实化解各类消费纠纷和社会矛盾,实现了“零上访”。
长安中心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为孩子推开了更多的窗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伴随着动感的音乐,长安镇中心小学小莲花艺术团的学生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为采访团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我们学校是以"艺慧教育"为特色,让学生们在艺术熏陶中成长。”长安镇中心小学校长钟晓宇表示。走进中心小学,随处可见小朋友们的艺术作品。彩绘轮胎制作而成的收纳袋,各种颜色的服装材料做成星空。丰富的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
长安镇中心小学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基层服务点之一,“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是教师和学生文明实践活动的场所。在城市文化空间里,一年级语文老师林冬梅正在与家长分享和交流处理亲子关系方面的经验。
“我发现班上的同学在情绪上有一些小波动,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就开讲座推荐相关书籍,帮助家长解决问题。”据林冬梅介绍,每逢周一,城市文化空间就会面向家长发布本周活动主题,教师和家长可以组织读书沙龙、插花、剪纸等活动。
“我感觉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更好相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参与讲座的赖女士在分享会上认真地做笔记,她表示,交流活动能解答教育方面的困惑,也激励家长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基层文明实践点设立,为孩子推开了更多的窗。”钟晓宇表示,通过城市文化空间,校外资源引进来,校内学生走出去,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志愿服务能力。“只有先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有更大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声音】
“长安经验”值得推广
采访团表示,长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整合全镇资源,创新设计群众化、生活化的活动项目,精心组织实施,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热爱参与,使得文明实践工作聚人气、有活力、可持续,真正实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非常值得宣传推广。
“作为一个镇级实践中心,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做得很好,中心设置的内容很丰富。市民可以在这里插花、剪纸等,为市民提供了很多丰富的业余生活活动,的确是个很好的空间。”南方都市报视频记者陈冲说。
“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别棒,每一根树枝、墙上的绘画都是由120位志愿者亲手去完成的,这让我觉得非常的惊讶。”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周金颖说,通过实地采访调研,了解到长安志愿者队伍非常庞大,而且在建设实践中心后,充分盘活、整合了各方面资源,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推广。
“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惊艳到我了。”南方都市报视频记者陈伊纯告诉记者,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鲜明,整体设计有艺术感。就像志愿者说的,来到这里像回到家一样,不仅有艺术气息,还布置得特别的温馨。
新闻推荐
■广州港新沙港区11号、12号通用泊位及驳船泊位工程麻涌供图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90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