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诗人第四部诗集出版 不少诗歌曾在全国重点文学刊物上发表,也有部分诗歌为首次呈现
近日,东莞市横沥镇青年诗人蒋志武第四部诗集《门庭的上方》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精选了蒋志武近三年创作的诗歌作品108首,其中不少诗歌曾在全国重点文学刊物上发表,也有部分诗歌是首次呈现。该诗集较完整地呈现了蒋志武近几年来诗歌创作的理想。
因拜伦一句诗开启文学梦想,从最初的乡愁写作到如今对生命的思考与追问,蒋志武的诗歌创作不断得到提升。正如蒋志武在后记中写的“这部诗集,每一个喃喃细语的文字,都是我内心的宣誓和祈求,都是我最美丽的白色玫瑰,都是我门庭上的灰烬。诗歌,已成为我灵魂的庙宇!”
因拜伦一句诗开启文学梦
和很多漂泊他乡、南下广东打拼的寻梦人一样,蒋志武早期的诗歌带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对于他来说,最开始写诗的几年,写诗的唯一目的就是解脱乡愁、乡恋,让内心的孤苦在异乡的大地找到一块可以倾诉的地方。
关于写诗的缘起,他在自述中有过清晰的阐述:2009年的一个周末,在深圳沙井的一家社区图书馆,无意间翻阅了一本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诗集。在诗集中,有这样一句:“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我如何和你招呼,以眼泪,以沉默。”这句诗深深打动了他,似乎让他重回那些经历过的时光,从身边走过的人、接触过的事,当事隔经年,再审视生命起伏的过程,对生活报以微笑和沉默,这也是最好的诠释。
从那时开始,埋藏在他内心的文学梦被彻底打开,像掀开石板的泉水喷射了出来。那个安静的夜晚,他铺开洁白的纸张,用一支快用尽墨汁的水性笔写下了“生命”这个标题。“自从我写下第一个标题,第一行诗,文学就开始为我的生命做了最精彩的加冕。”他说。
在日常诗意中提炼出哲理
2009年至今,写诗十年有余,刚刚迈入不惑之年的蒋志武已出版《门庭的上方》等4部诗集,频频在《诗刊》等各大文学刊物发表诗歌,获得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等各类奖项,广受关注与赞誉。
生活阅历增长,生活环境、观看世界的角度改变,蒋志武的写作主题已经从乡土转变为生死,题材更丰、思想更深,更具思辨性与哲学味道。这部最新诗集《门庭的上方》则代表着他逐渐走向成熟,树立起鲜明的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
对蒋志武在诗歌写作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业内名家不吝赞美之词。著名诗人林雪的评论可谓一语中的:“青年诗人蒋志武善于在日常生活的诗意中提炼出哲学高度,他用思辩打造思维碎片,如同在散漫细沙中置换出金子的结晶。”
面对新时代,诗歌何为?诗人何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必定非常看重自己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蒋志武表示,世界上没有一个诗人能脱离时代写出好作品。每一部契合时代的作品,必定书写和记录历史的进程和重要的时段,书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书写民族的伟大精神、文明和山川河流,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能自觉将民族和本土的文化意识和主体意识植入到诗歌写作中,并规避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诗歌,才是好诗歌。”蒋志武说。
蒋志武简介
蒋志武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于湖南省冷水江市,是中国作协会员、东莞(横沥)文学创作基地成员。自2009年开始诗歌创作,曾获深圳青年文学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等奖项,出版诗集《万物皆有秘密的背影》、《门庭的上方》等4部。
蒋志武诗歌摘录
《蝴蝶》
我天马行空的念想里
有几只七彩斑斓的蝴蝶在飞
它们望着我,而我此刻是
被众人遗忘的人
蝴蝶,飞回到我的窗台吧
窗台上有花,有灯火
这世界并不会
比我拥有的窗台宽敞
新闻推荐
直播带货现场。昨日,2020第十一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东莞台博会”)在东莞市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