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第四季度工作例会召开 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实现全年平安收官

东莞日报 2020-10-29 13:15

本报讯市应急管理局近日召开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第四季度工作例会,通报今年前9个月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范形势,并对下一阶段应急管理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部署,确保应急管理年度工作目标如期完成,实现全年平安收官。

会议强调,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确保国家、省、市应急管理各项部署执行有力、落实到位,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前9月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35.9%

会议通报了今年1月-9月应急管理工作有关情况,并对第三季度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

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紧紧抓住事故防控这个“牛鼻子”,深化压实安全生产和防汛防风工作责任,持续推进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健全应急响应制度体系,狠抓应急管理宣传培训,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自然灾害防范形势保持平稳。

其中,在安全生产领域,今年1月-9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9%、36.1%,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3%、53.8%,全市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在自然灾害防范方面,东莞市今年已成功抵御了14轮强降雨和“鹦鹉”“海高斯”等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因灾伤亡事件,森林防灭火工作保持“零伤亡”。

狠抓五方面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会议指出,进入第四季度,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高峰,企业赶订单、赶工期、赶进度意愿强烈,叠加秋冬季干燥气候特点,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较大以上事故易发频发期。在认真做好季节性安全风险防范,做好工商贸和危险化学品领域、道路交通领域,旅游领域、建筑施工领域、消防领域、水上交通和海洋渔业领域风险隐患管控的同时,全市应急管理系统还要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应急管理目标。

一是狠抓安全生产攻坚行动。要统筹督促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严格落实《关于开展全市“奋战100天全年保平安”安全生产攻坚行动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入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攻坚治理工作。要推动各有关部门健全重大风险隐患治理台账,做到隐患整改闭环管理;要加强督导检查力度,推动解决安全生产基础性、瓶颈性问题。要对重点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做到五个“100%”(即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100%检查、2019年以来被发现存在过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100%检查、2019年以来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过的企业100%检查、2020年以来影响较大的事故“100%回头看”,对国家、省、市安全生产专项巡查督导发现隐患问题整改情况“100%回头看”)。

二是狠抓生产安全事故防范,确保到年底不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10%以上。要压实部门和属地盯防责任,督促各行业监管部门、各镇街(园区)下沉人员、力量和资源到一线、到基层对事故易发、危害较大的部位、设备设施、重要环节等进行重点盯防。要切实将防控压力有效传导到企业,对企业做到“六查六看”(查安全隐患,看整改是否到位;查责任制度,看是否层层落实责任和签订安全责任书;查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看是否严格执行和落实;查设施设备,看是否安全运行;查主体资格和生产经营行为,看是否合法、有效、规范;查应急预案,看是否落实到人、财、物和工作保障措施)。要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会商研判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做到事故隐患整改到位、事故教训吸取到位、事故警示宣传到位。

三是狠抓职责范围安全监管巡查工作。要深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安全生产“一线三排”工作机制。要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完成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监管检查(巡查)全覆盖。统筹抓好秋冬季森林防灭火和汛末各项工作,组织开展秋冬季森林防灭火督导检查行动,加强秋台风监测研判,全面总结评估今年汛期防御成效。

四是狠抓各类宣传阵地运用。要发挥好各类媒体平台的优势,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度。要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将安全管理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家庭,持续推动企业和群众安全意识的提高。

五是狠抓应急管理硬任务落实。要严格对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五大专项整治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部署,认真分析整治方案的年度目标内容,倒排时间节点。要对纳入省、市督办的事项进行梳理总结,确保有具体行动、有具体成效。要进一步梳理《东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东莞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新闻推荐

长安镇涌头社区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即将收尾 “脏乱差”城中村 蝶变网红打卡点

涌头社区美丽幸福乡村建设进入扫尾工作,社区环境明显改善本版图片均由通讯员麦伟强供图老房子换“新衣”,旧村焕然一新岭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