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单体源头雨污分流完成率逾94% 黄江加速打通污水管网

南方日报 2020-10-28 06:45

黄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摄

2017年,黄江镇在充分利用原有截污主干管网和加快规划建设截污次支管网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启动了尾水接驳工作,多措并举推进排水户雨污分流工作,确保污水管网畅通。

今年以来,黄江针对公共建筑、自建房、住宅小区、企业工厂四类排水户,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尾水接驳收尾工作,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全镇水环境质量。目前,黄江镇已完成1232个排水单体源头雨污分流任务,完成率达94.48%;两线摸排错接、漏接、混接整改工作完成率达99.96%;纳入樟村断面污水管网完善工程的次支管网建设任务完成率达99.16%。

合力铺设全镇截污“毛细血管”

雨污分流是截流污水、对黄江镇环境生态相当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是指将雨水与污水分开两套独立、清晰、完整的排水系统及其运维机制,实现有排水户的区域管网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顽疾。水污染治理,截污是关键,对此,黄江镇高度重视生活污水收集,精心铺设截污“毛细血管”。

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地下雨污分流管网,还可解决片区雨污混流所带来的污染水体等问题,促进黄江镇生态环境、河道水质的持续优化提升。

自2016年东莞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黄江镇全面铺开辖区截污次支管网的建设工作,并迅速成立了尾水接驳工作组,各部门抽调专人组成精干队伍,积极开展落实尾水收集雨污分流工作。

通过从源头治理“水污染”顽疾,形成“雨水入河,污水入厂”的良好格局,黄江镇举全镇之力做好“水文章”,助力城市品质提升。随着截污管网建成与雨污分流工作的持续推进,全镇河涌水质得到提升,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环境转变。

对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的实施,黄江镇相关部门及各社区(村)高度重视,层层压实责任,全力以赴加快黄江镇尾水接驳工作。

黄江镇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尾水工作组对排水户召开雨污分流开展工作会议,解释办理排水许可证相关流程及雨污分流指导工作,按排水许可证的要求对各排水户图纸审核工作;全镇各村则分别统筹落实排水户开展尾水接驳工作,最后由黄江镇生态环境分局负责雨污分流验收。

2020年,黄江镇共有排水单体源头雨污分流任务1304个(包括工厂932个、公共建筑331个、住宅小区41个),截至10月20日,已完成1232个,完成率94.48%。其中,工厂完成932个,公共建筑完成286个,住宅小区完成14个;基本完成自建房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目前自建房施工村20条,基本已完成改造,已完成改造污水管长度约143514.5米,已完成改造房屋8619栋。

累计验收检查1171家次

自黄江镇2017年初步确定了分类施行尾水接驳工作,首先推动了工厂企业的尾水接驳工作;2018年年底,按照东莞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部署,黄江镇对前期制定的雨污分流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将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的排水户分为工厂、公共建筑、自建房、住宅小区等四大类。

去年年末,在总结前期工厂企业雨污分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黄江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开始全面推进公共建筑、自建房、住宅小区等三类排水户的雨污分流工作。

由于自建房片区的建筑分布特点是相对密集、杂乱、巷道狭窄且人口集中,雨污分流工作的推进难度较大,更要全力确保各环节不出差错。

据了解,黄江镇20条村(社区)的自建房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统一由各村(社区)为实施主体,各自组织落实施工改造工作。通过设计公司结合各村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改造。黄江管网办公室派出人员分片区指导自建房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与此同时,为做好雨污分流工作衔接,加快排水许可证发放进程,黄江生态环境分局雨污分流工程验收组,在排水户的改造工作结束后,严格按照排水接驳设施的验收标准开展验收工作。近期,为加快验收工作进程,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将验收队伍增加至三组,并抽调了部分人员,用以老带新的方式,逐步培养新专业人员。

截至10月22日,黄江生态环境分局累计开展验收检查1171家次,累计验收合格697家,累计未按照图纸施工、污水未能完全收集存在漏接474家次。已发排水证280家。

全镇污水逐渐汇流污水处理厂

在过去,由于雨水、污水直接排到内河,造成水质污染,内河腥臭,影响黄江镇诸多沿河居民的生活。近年来,随着雨污分流工作逐步推进,全镇污水也逐渐汇流到污水处理厂,河流水质逐渐得到改善。数据显示,今年,黄江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九月份处理量达10.8万吨/天。与此同时,临近河流、河道的部分社区,也随之采取行动,合力助推辖区雨污分流工作顺利开展。

8月以来,梅塘社区联合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执行专项行动。社区与多职能部门分组进入分片区巡查,专项组构建起无盲区、无盲点的清查网络。清查企业过程中需要清查企业及生产经营场所用水、排水过程的管理检查工作。

专项组采取“清、堵、查、巡、验”5种措施,开展对梅塘社区河道的综合治理。发动多方力量进行企业的重点清查和边查边清,强化对水污染源头的控制,提升对生产经营场所用水、排水等全过程管理水平。

其中,“堵排污口”这一措施让梅塘社区的河道水质有了进一步改善提升。专项组对辖区河道流域范围内的排污口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排水口进行区别标识。通过实行动态监管,对水源头进行彻查,从源头上进行排污口封堵。

社区将企业排污口、雨水排口分别用不同颜色颜料标识,同时对企业排污口进行全面封堵,对雨水排口进行编号登记造册,确保片区雨污分流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星光排洪渠中下游地段,由于地处工业区,附近纸厂等涉水企业违规向河道排放污水,过去该河段污染严重,积淤发臭,甚至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今随着雨污分流工作与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河水变得清澈无臭,河边小路干净整洁,周边散步的市民呼吸着新鲜空气,沿小路漫步、健身。

星光排洪渠河水的显著变化,是黄江镇全面推进雨污分流工作成效中的一个缩影。如今,随着雨污分流工作的全面开展,各村沿河片区都能目睹河渠水质的显著改善。通过进行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不仅推动辽河流域水质显著提升,也进一步提升沿河居民的幸福感。

撰文:张莎韦基礼

样本

新市社区:有效改善雨天路面积水问题

新市社区建筑物主要由住宅小区和自建房构成,辖区主要河流为寒溪河。自去年以来,新市社区的雨污分流工作已全面铺开,目前,社区累计完成1200栋建筑物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改造污水管长度约9100米,基本完成整体改造任务。

“大约在今年国庆前后,社区就基本完成了整体改造工作,各家各户的污水管道都已经衔接到截污次支管网中,顺利建成雨、污两套排水系统,完成进度相对较快。”据新市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辖区雨污分流工作是由社区统一主导部署,包括改造整体规划、引进施工队规划施工、了解具体施工方案和监督施工现场等,因此,工程的进展相对顺利。

与此同时,黄江镇相关部门前往社区进行前期图纸审核、技术指导与后期验收,也进一步为社区雨污分流工程保质保量。

过去,在社区的部分后巷里,主要分布的建筑为居民自建房。由于各家各户建设不统一、不规范、排水管道布局相对杂乱,且片区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常常出现积水、路面排水不畅的情况。辖区的寒溪河也由于社区雨水、污水的排放而发臭发黑,长久以来社区后巷环境脏乱差,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此,社区在全面推进雨污分流工程的同时,将后巷路面也同步进行整修翻新。“尾水接驳工作完成后,社区各家各户实现雨水入河,污水入厂,河水逐渐变得清澈;后巷路面进行整改之后,观感上更为整洁规范,也有效改善了雨天路面排水不畅的情况。”新市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工程的开展,乡村环境品质也日益提升,支持治水、自觉用水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如今,辖区雨污分流工作逐渐进入收尾阶段,新市社区的居民也深切感受到居住环境水平的显著提升。

新市社区相关负责人认为,环境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在完成雨污分流工作后,还将进一步针对辖区环境卫生与河道水质改善,做好精细化治理工作。

新闻推荐

东莞平安人寿走进虎门开展防诈骗公益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警企联动防骗走进虎门社区,平安金融人人共建。近日,由东莞市金融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的“六稳六保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