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年底拟禁止生产销售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羊城地方 2020-10-21 10:41

超市的塑料袋

文/羊城晚报记者文聪

图/羊城晚报记者王俊伟

党政机关等单位食堂停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星级宾馆等场所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东莞最严“限塑令”即将出台!10月20日,东莞市发改局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市民可于本月29日前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等书面方式,向市发改局提出意见。

2025年基本实现塑料垃圾零填埋

“将按照‘疏堵并举、禁限结合、绿色替代、系统治理’的思路,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分区域、分品种、分阶段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据市发改局介绍,力争今年内,东莞率先在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塑料垃圾零填埋。

记者查询看到,此份“限塑令”把“生产销售”领域放在了首位,提出全市范围内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的属于淘汰类的塑料制品项目,禁止投资;属于限制类项目,禁止新建。

行业管理部门日常监管中发现有关塑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应当及时将相关线索移交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其依法立案查处。

有序推进部分塑料制品禁限工作

20日上午,记者在万江一家菜市场看到,买菜的市民手上提着各种颜色的塑料袋,只有少数人拎着菜篮子或者环保袋。只要街坊们买菜付款后,档主都会抽出一个塑料袋免费为顾客装好。档主老李告诉记者,每天大概会用掉一百多个塑料袋,市场管理处曾要求不得向消费者免费提供不合格的塑料袋,但实际操作效果并不好。“收费会影响生意,而且肉类、鱼类不用袋子的话很麻烦。”

菜市场就属于“限塑”范围之内。《方案》提出,要有序推进部分塑料制品的禁限工作,其中,对于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底,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食堂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底,全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

宾馆、酒店也都被列入“限塑”名单。《方案》要求,到2022年底,全市范围内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民宿。

新闻推荐

大朗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宣传活动 弘扬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群众参与“小家庭传递大文明”宣传活动的情景大朗供图10月17日上午,大朗镇松木山社区热闹非凡,村民扶老携幼在这里参与“...

 
相关阅读